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龙山明月刀 > 第112章 秦玉涵搬兵

第112章 秦玉涵搬兵(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孩子你才三岁姐姐真不能嫁给你  天下第一之结心记  我有十八个罪恶师父  重生!反派萝莉!  战国判我死刑,我选择加入凯多!  异能世界抽盲盒  四合院:开局闹婚骑殴秦淮茹!  京华天娇  葫芦成精后,种田发家燃爆异世  穿越后财神系统逼我学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宇文护救帅入关中 秦玉涵搬兵下徐扬

宇文护正召集众将在帐内议事,先后来了两路禀报,一路是马旺来报,玉龙请他北上进军白道,南北夹击韩拔陵,一路是关中大帅来命,命其火速西进关陇,解凉州之围。众将热议而不决,宇文护脑袋飞速转了几圈之后,坐上虎皮金角椅:“众将官,如今六镇之乱已扩展到河北关中地区,大帅在关中被围,危在旦夕,救兵如救火,故此本先锋命令:马旺,速回代州前线,命李玉龙、长孙稚迅速东进解幽州之围,尔朱荣率兄长尔朱隆、子尔朱兆坚守晋阳,待韩拔陵敢来围攻,灭韩贼于城下,我自将尔朱胜率五万大军进军关中,解元帅之围,怀朔镇将杨钧老将军,火速进京报太后,搬兵北上。”众将领命而下。

“好。宇文将军英明果断,国将才也。”半脸巫捧臭脚道。

却说杨钧出了帅帐,见马旺直奔自己马匹,赶上一步:“马将军慢走,老朽有话说与将军。”

“伯父有何指教?”

“此处不是讲话之处,待你我出城,你来南城外十里驿会我。”

“伯父放心,我们不见不散。”

马旺先是出了北城门,走出五里,然后又绕城外小路,来到城南十里驿,见杨钧伯父早在那里等候了,于是下马来见杨太尉:“伯父有何内情相告?”

杨钧就把半脸巫和段麻子来晋阳,离间宇文护与玉龙各部,与尔朱荣沆瀣一气,企图在晋阳按兵不动,坐观玉龙长孙被灭的计划合盘告诉了马旺:“告诉玉龙他们,此去立刻远离白道险境,同时设法除掉半脸巫和段麻子,我怀疑他们朝中也有内应。我此去洛阳,也要在洛阳查出奸细,告诉玉昌玉涵必须铲除内奸。”

“伯父,你放心吧。此去我们一定先解幽州之围,保存实力与韩拔陵周旋,在运动中图变,在变中歼之,等待朝廷援军,荡平镇乱。但不知伯父此去洛阳,如何能搬的救兵?”

“当今形势,非玉昌玉涵出马,六镇之祸恐难平啊!”

“当今尔朱荣兵多将广,实力最强,尔朱荣不能平灭镇乱吗?”马旺耳朵里都灌满了,平六镇之乱非尔朱荣莫属。

“他有实力,但野心太大,如果朝廷一味依靠他,恐日后生变。他日能与尔朱家族抗衡的,唯玉昌耳。”

“伯父所言甚是,此去洛阳,伯父一定多保重。”

“贤侄也要多加小心。”伯侄二人挥手告别。

再说宇文护,让尔朱胜点齐五万人马,次日五更启程,直奔关中解救元渊元帅之围。这元渊元帅当日分兵三路大军征讨六镇兵乱,他本想避重就轻进关中,关中流寇只要大军一到,肯定不堪一击,马到成功,不想到关中一看,从北向南响应六镇之乱的州县有十之六七,流寇越剿越多。韩拔陵派韩祥祖部从沃野南下与关内莫哲生部汇合,攻城掠地,直逼咸阳。元渊先是占据渭北高原有利地势,打退了莫哲生部,莫哲生部一路西逃,向凉州撤退。元渊率部穷追不舍,谁知半路又杀出西夏旧部赫连定和后凉沮渠延格部。在凉州地界元渊被韩祥祖、赫连定、沮渠延格和莫哲生四部合击。为了保存实力,元渊退守凉州,等待援军。

宇文护率军一路西行,只见关内生灵涂炭,万物萧索,路边白骨相践惨状。在咸阳,宇文护稍事休整,让长安和咸阳两郡太守筹集了给养,然后一路西进,又行五日,来到凉州城外,之间叛军将凉州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宇文护只得安排兵士距敌营十里下寨,然后派入探子,向城内元渊大帅报告,俱言援军已到,商议内外夹攻,剿灭叛军,解凉城之围。

元渊接到宇文护报告,知道援军已到达凉州东城外,元渊分析了城外四部兵力部署,认为虽然东门为韩拔陵部的强敌韩祥祖部,但我军主力在东门,内外夹击容易打通,为了迷惑敌人,元渊决定,派出两支人马,分别出南门北门,佯攻突围,而以主力出东门,主攻韩祥祖部。时值年关,凉州地区气候干燥,又常刮西风,故拟出城士兵,多带引火之物,同时多制火箭,射入敌阵,引火烧毁敌军大寨,告诉宇文护,以点火为号,趁火势内外夹击突围成功。元渊将突围计划告与宇文护,次日晚间,西北风大起,宇文护让兵士登高望凉州东门,单等敌营火起,冲击敌营。那西风越刮越紧,西北高寒的西风刺骨,众兵士蜷缩在营内,就等信号兵口令。二更时分,就见东门外敌营燃起大火,宇文护一声令下,五万人马分三路杀奔敌寨。城内元渊也率两万人马杀出,敌将韩祥祖刚要入睡,忽见营中燃起火光,速问中军因何火起,中军说可能是魏军前来突围,四处火势已难以扑控。韩祥祖命士兵立即集合,不与敌强战,火速退往北门,与莫哲生汇合,撤兵到陇西修整。元渊率众兵士出了东门,冲进韩祥祖中军大营,早不见了敌将踪影。于是集中力量杀出包围,与宇文护汇合。宇文护接住元帅,给元帅请安压惊,然后合兵一处退守咸阳。

再说玉昌父亲杨钧自那日从晋阳与马旺分手,一路晓行夜宿,直奔洛阳。这日终于望见洛阳城,然后直奔侯王府。夫人见老爷风尘仆仆回来,立即命人扶持老爷更衣,然后抱住老爷放声抽泣,杨钧道:“夫人不要悲伤,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玉涵和孩子们呢?”玉涵正带三个孩子温习功课,家人招呼玉涵,玉涵带孩子过来,见过公公,三个孩子见过爷爷,一家人互叙别情,杨钧慨叹世道无常,然后让夫人带孩子进后堂休息。那时杨忠已经十七岁,身高七尺,宽背熊腰,简直成了大公子了。杨钧留下玉涵,详细讲述了六镇之乱的过往,然后又讲了元丕、元或兵败被杀,元渊被围西凉,宇文护与玉龙长孙不睦,前线两次进兵征剿均告失败。“当今之际,我看欲平六镇之乱,只能靠玉昌,尔朱荣自恃自身实力,心怀二心,他日必反,而能与尔朱荣抗衡者,唯有玉昌。因此,要召回玉昌,只能你亲自南下去一趟徐州,速招玉昌北上,然后我联合在京诸王,请求太后命玉昌挂帅出征扫北,此事甚急,你我明日分头行动,你速速南下徐扬,我进宫面陈太后,如果太后她有心,听进我的劝谏,或许魏国还有一丝希望,如果太后仍沉湎享乐,身首异处为期不远了。”

次日,玉涵立即收拾了行装,牵出胭脂兽,又抬出绣绒刀,辞别公婆,告别儿女,尤其叮嘱忠儿在家照顾爷爷奶奶,看护好弟弟妹妹,“妈妈见了父亲,一定召父亲回京,一家人团圆之后再北征。”一家人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让玉涵路上小心,玉涵这一走不消说,她恰恰躲过了一场杀身大祸。

玉涵出了洛阳城一路南下,她恨不能立即见了玉昌,因形势危如累卵,北镇之乱一日不平,人民生活一日不宁,孝文改革的成果,大魏统一的进程就无法保证,所以,玉昌必须立即北上。一开始她对北方的战事也未足够重视,以为几个兵匪互殴产生的兵变,能兴起多大的风浪?等到听了父亲的讲述,才知问题的严重性。人都是自私的,凭心而论,她自己不愿上战场,她也不愿让玉昌上战场,战场的危险比饥寒和疫病要大得多,因为它随时都面对死亡,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瞬间就倒下了,多么残酷的事情啊,所以对六镇之乱,她没想出征。更何况自己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人生已经过了中年,接近天命之年,力量和思维都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将军,国家有难,她必须上战场。

玉涵一路快马扬鞭,边跑边想了很多事,马不停蹄跑了三日,终于到了徐州,还不错,玉昌正在徐州。她来到帅府,玉昌老远接了出来,国难时刻,夫妻相见,没有太多的问候,但那互相支持的眼神把什么都说明白了。于是众人陪了玉涵到议事大厅。玉涵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她已一天一夜未吃未喝了,一口水咽下,嗓子不干了,就开始说北方战争进展情况,洛阳宫内和朝中情况,现在就先别说朝廷了,那朝廷都不叫朝廷了,当下最要紧的是平定叛乱,解边境之危,解幽州之围。

玉涵一口气讲了一个时辰,众将认真的听了,前期朝中先来信说恩师和左帅先后病逝,我本想回京吊唁,随后使臣又诏我入京,万岁驾崩,让我回朝发丧圣驾,我考虑再三,不加入朝内权力之争,所以推说江南战事未平,那时六镇之乱已起,孝文帝迁都后,六镇与朝廷的矛盾一直未解决,均田制的实行,生产的恢复,洛阳的迅速繁荣掩盖了这个矛盾,但这是个炸弹,是一个火药匣子,一旦爆了,对国家对部族都是一个打击,一个创伤,甚至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宇文将军说,当下局势,非尔朱荣莫属,平灭六镇兵乱,只能靠他了,地方上只有他最有实力。”玉涵言道。

“尔朱荣心狠手黑,野心巨大,在局势未明之前,他不会出兵,他会观察,谁有利他就会倾向谁,一旦兵乱闹大了,他不会为朝廷出兵,反而会借六镇之乱,出兵灭了朝廷,自己抢了皇位,做盗世的窃国奸贼。”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武天候 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 我于历史中长生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始皇帝太仁慈,让我来打造暴秦! 大唐:李世民是我大舅哥 大秦:谋划造反的我,爹竟是始皇 寒门贵公子 苟在天牢一百年,出世无敌了 三国:我为陈留王刘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