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龙山明月刀 > 第37章 魏皇封赏赐大婚 汉女载誉回杏山

第37章 魏皇封赏赐大婚 汉女载誉回杏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孩子你才三岁姐姐真不能嫁给你  天下第一之结心记  我有十八个罪恶师父  重生!反派萝莉!  战国判我死刑,我选择加入凯多!  异能世界抽盲盒  四合院:开局闹婚骑殴秦淮茹!  京华天娇  葫芦成精后,种田发家燃爆异世  穿越后财神系统逼我学习 

玉昌和玉涵,都是出身名门,不仅文武盖世,而且青梅竹马,战场上刀剑生辉,鸳鸯并蒂,是难得的佳偶,望吾皇赐予大婚。

这,皇帝略显迟疑,皇帝还是有特别打算,他想把耨娲配给玉昌,把玉涵配给御弟做王妃,听姜政奏此本,一时无言,又不知以何由反驳。这时,他突然看了一眼尚平,小伙子也干练英俊,既然玉昌已情定玉涵,不如成全了他们。尚平这样喜欢耨娲,把耨娲许配给了尚平,招尚平为东床驸马,也是美事。但皇帝扔在盘算,他还在权衡玉昌和尚平,这时。大堂中又有一人出列,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太师徐公,徐公上前跪地奏本:“姜政王爷所奏,也甚有赞同,玉昌玉涵同在我门下为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此次平库莫,征辽东,玉涵杀场立功,多半也是为了救玉昌去的,万岁还是准姜政所奏吧。”皇帝一看徐公也来奏请,接着宇文帅,单虎单文也同上奏,左帅因曾主持玉昌和蔷妤婚约,不好再奏,皇帝一看众臣同声,就顺水推舟,但他也就势,把尚平与耨娲终身敲定。于是传旨,特赐杨玉昌,秦玉涵婚配,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特赐耨娲许配姜尚平,招尚平为东床驸马,择日大婚。

“谢主隆恩。”

下了大殿,玉昌领玉涵到杨府见过父母,杨钧见玉涵美丽贤淑,又英勇无比,娶如此儿媳,甚感欣慰,叫府上安排玉涵住下,择日给两人完婚。玉涵看朝中暂无要事,她想,婚姻大事,怎么也得回家见过父母,于是与玉昌商量还得先回龙山,请示过父母后再一同回平城完婚,玉昌由皇帝分派将去北方六镇督练军务,不能同行,只好同意玉涵先回龙山,请过父母,把太儒夫妇接到京来,再办婚礼。

宇文副帅,要返回辽东赴位,单虎、炎宁、补拙等也都想回乡探望父母,于是,在众人陪护下,玉涵择日启程,返回龙山。

玉涵的心,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龙山,远在辽西家乡的龙山,位于濡水的南岸,蜿蜒起伏的龙山,南北长约500余里。单单龙头就有80余里,龙山头伸入濡水,恰似蛟龙吸水,非常壮观,最高峰窜云顶,高耸如云,龙山脚下有渡口,南岸称为爪村渡口,北岸称为商庄渡口,濡水流经此处地势平缓,河道顺直,河水平稳。远望龙山,山屏耸秀,风光如画。晋代女诗人李云芳《渡口》诗云:“月落西山外,清明欲曙天,渡头情人语,依偎在村边。钟声杳雾霭,濡水戎龙山,帆影参差排,天外隔浦船。几处蘼芜深,霜打掩白露,万家扬杆下,沟峪满夕烟。年年过山客,孤旅频来往,谁复叹东流,子曰看逝川。”

从古渡口攀援而上,就是龙山纵深的沟谷。在龙山西侧的几道沟峪中,每当春季到来,清风徐徐,杏花开放,粉白娇艳,香气袭人,这就是龙山一景——杏沟薰风。

玉涵喜欢杏花,因为杏花纯洁高雅,秀丽迷人,很多诗人曾登临杏花沟,其中有位孝廉,这样描绘这里的风景:春日杏沟郁葱葱,鲜花片片浅深同。白罗绽放千万树,黄莺弄景两三声。攒攒枝头迎晓日,阵阵薰风染九重。芬香扑鼻游客醉,岭中全是碧烟笼。这简直就是自己的写照。

每年杏花开放时节,不但景色宜人,古老的传说更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如今爪村村南高高的土坡上,还清晰地看出层层淤沙的痕迹。后来,秦始皇为了修万里长城,欲把所有的山峰都赶到边界上,他挥动赶山鞭,赶着群山北行,唯独这座颇似青龙的大山,到了濡水岸边,怎么也赶不动了,秦始皇很不解,叫来丞相李斯,李斯请风水大师一看,原来这河水直通大海,河水里住着一只海龟,海龟的甲壳挡住了青龙,秦始皇赶山鞭失去了法力,只好放弃,把青龙留在这里。每年的杏花开放时节,山脚河边的一个深水塘,水中这只老龟便浮出水面,朝东探头欣赏满沟的杏花,有时因为看得太投入,来人都不避讳,很多人发现了这只老鼋龟,据说这只老龟甲盖足有碾盘那样大,头部也和牛头一样。

有人就用绳索系钩扔入水中捕捞,老龟知晓后便跳波愤怒,腾出水面,整个身子状如碾盘,掀起的巨浪,有十几丈高,情景骇人,吓得人们四散逃命,但它从未伤过人。于是再也没有人敢动捕捞老龟的意念了。人们最后一次看见老龟是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在爪村北的一个深水塘里,当司马王爷的大军在此扎营,要填平那个水塘的时候,老龟露露头,悄悄顺河水游走了。

传说未免有些荒诞,但在当时却为杏沟薰风这一风景胜地,增添了诱人的传奇色彩。

如今龙山上还有很多野杏树,寒食节前后在山腰三三两两绽放,龙山东侧还有一座山峰,人称杏山,在杏山主峰下,有一石像,传说更迷人,人们都说这个石像会长,每年生长半尺多,而且会满足很多人的愿望。

玉涵想着自己出山以来,征战沙场,横扫千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玉昌一直说,大魏平灭了库莫奚,统一了北方,下一步就是积蓄力量,渡江南下,统一国家指日可待了。然而渡江战役哪是那么容易的,当年曹操率80万水陆大军,不是让孙权周瑜破了吗?国家统一真是太难了,但是既然选择了报效朝廷,就要为国杀敌,永不退却。

这一日,单虎陪玉涵过了平州无终界,单虎遣护卫先到龙山,报知太儒夫妇,太儒夫妇早得了玉涵书信和朝廷公文,知道玉涵立功被封为护国将军,也听说皇帝把玉涵许配给玉昌,对大魏封赏,太儒夫妇并未十分理会,这日,大魏官军来到龙山秦府,报告太儒夫妇,“老爷夫人,护国将军秦玉涵已到无终界,回乡探亲,不日回府,”太儒派崔无嵬到爪村渡口相接,玉涵从渡口下船,兵士锣鼓开道,上了龙山,好不威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农门贵子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皇上降了吧,太子反了 我,秦始皇,穿成大宋皇帝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明朝第一航海家 寒门败家子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