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龙山明月刀 > 第1章 龙行九丘生建木,玉引昆仑贯九州(下)

第1章 龙行九丘生建木,玉引昆仑贯九州(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孩子你才三岁姐姐真不能嫁给你  天下第一之结心记  我有十八个罪恶师父  重生!反派萝莉!  战国判我死刑,我选择加入凯多!  异能世界抽盲盒  四合院:开局闹婚骑殴秦淮茹!  京华天娇  葫芦成精后,种田发家燃爆异世  穿越后财神系统逼我学习 

一会儿,身着华丽红色彩服的酋长出来了:“当今,南北纷争,众族争伐,难得我偏海一隅还有此世外平安之地。前日,鲜卑王爷慕容珠拜见我,让我们并入其国,我们暂不理会,我们南临四海,东靠碣石,西临万里流沙,不愁他们来此陷入我们河海喂鱼。”“河海喂鱼、河海喂鱼。”众人高喊,太儒头遭听到这样的制敌口号,甚感惊奇。河海喂鱼口号之后,就是一对原始双人舞,舞者仅以毛皮、树叶遮体,那热辣强劲的扭腰摆臀舞过之后,是四对男女登场,八个人手中拖了一条长长的彩绸,彩绸中间就是一只火红的绣球,一曲红绸舞之后,主持小伙骟情推出,酋长女儿开始抛球选婿了。四对男女把彩绸向绣球集结,把个绣球团团围扎起来。这时,就见四个姑娘抬了一只高椅,缓步走到场子中间,站定之后,从后顶阁楼上仿佛仙女下凡飞下一红衣少女,双脚轻轻一点,立在椅上,舞动柔软腰肢,又是一曲舒缓的夜曲独舞,舞过之后,端坐椅上,手捧绣球,四下观望,这时,篝火四周群情振奋,“抛啊,抛啊”,“大姐,我在这!”“小妹,看我!”“公主,是我!”“我!”小伙子们欢呼雀跃,就在这时,太儒突然看见了常溪,也过来加入了跳跃行列,与先前向他引领书生模样判若两人,这是什么习俗啊,伤风败俗,不看也罢,太儒走开了场子。

这时就见少女在场子四周转悠,到哪里都是一阵躁动,最后,公主把绣球向半空中抛去,小伙子们纷纷飞身上前,最后让一个黑脸大汉用手叉在空中一挑,绣球揽入怀中,大汉手捧绣球,来到场子中间,飞身抱下姑娘,场子上一片欢腾……“这是什么世道啊,什么世道啊,圣人啊,圣人,勿怪弟子,勿怪弟子!”太儒逃离场子,来到母女院内,进了自己房间,立刻闭门关窗,蒙了被子。唯恐外边的红男绿女把他拽了出去。广场上依旧热闹狂欢,狂欢之后呢,男呼女应之声山谷回荡,不绝于耳,把太儒烦得坐卧不宁。三更过了,人渐少了,怀嵬又来敲门:“老爷,去看常溪风流风流吧!”“你去去,别来烦我了,现在要是地有缝,我就钻了去。”

好容易挨过了五更,东方欲白,太儒沉沉睡去了,忽忽悠的到了家里,夫人迎进屋里,掌了红烛,扭动腰身,招呼太儒,“相公,出去数日,怎么不来亲近奴家啊。”太儒过去欲牵夫人手时,忽然烛光息了,夫子影子不见了,醒来一梦,太儒好不厌恶,恶境唆人做恶如此,见东方既白,起身洗漱,开门到了院子,所有门窗紧闭,主客仆人均在梦乡,太儒只得回屋,拿了卷《论语》胡乱看了,约略过了一个时辰,太儒看书又困了欲睡时,就听院中脚步声响,常溪叫到:“太儒叔父可起了吗?”怀嵬也出来,太儒开门应到,“我们赶紧上路吧。”常溪道:“我去叫向导来。”说着去老夫人屋里辞行,然后,从夫人屋里领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看那女孩,鹅蛋圆脸,柳叶弯眉,水汪汪的大眼,厚厚的嘴唇,略扁的鼻梁,头上一缕长发自然垂下,只在两额一边一条小花辫。体态婀娜,身轻如燕,蹦跳着跟在常溪后面,常溪领了引见给太儒:“叔父,这位是莫愁小仙姑。”“叔父好”。“这是太儒叔父。”“欢迎太儒叔!”我们走吧。

莫愁小仙姑一路如低飞的燕子在山路上蹦来跳去,行约半日,登到了常山山腰,就见一洞洞口方方正正,悬在半空,洞口下棘荆繁茂,使人无法近前,莫愁老远言道:“我先上去!”说着,轻轻 一纵,如同小燕飞到洞口崖下,常溪扔过绳锁,攀绳而上,又用斧刀削去棘荆,太儒和怀嵬才攀援而上。进了洞口,跟了莫愁躬身前行,洞越走越深,越走越暗,常溪点了火把,在前引路,走了好长时间,仿佛从洞深处放出微光。“到了,常溪到了”常溪自言自语,仿佛又想告诉谁,山洞至此变得非常狭窄,只容一个人侧着能通过。这时,莫愁吹灭了常溪手中的火把,“我们摸索一段路吧,如果我们再拿火把前行,里面的圣火就有熄灭的危险。”常溪一手拉了莫愁,一手拉了太儒,让怀嵬在这里等我们,里面容不下太多的人。”“怀嵬叔,你呆在这,千万别乱动,这里迷洞多,你一走动就不知到哪条洞去了,我们就找不到你了。”“你们小心,我在这里等你们。”莫愁、常溪、太儒三个人手拉着手,摸着黑侧着身前行。大约走了二三百步,看见了一丝火光,越近越亮。等到近前,那火光仿佛一盘柿子大小,在洞底微微地闪着。“太儒叔,你过来,先拜拜吧。”太儒走到前面,莫愁常溪退到一边,闪过火光,常溪又拉着莫愁亲近去了。太儒来到火焰前面,俯身跪下,三拜九叩之后,就从火下寻找可燃之物,可找了又找,无论是周围,还是洞底洞壁,始终没找到可燃的东西,于是,禁不住叫常溪,“常溪贤侄,过来给我找找火源吧。”常溪应了一声,过了一会,莫愁和常溪进来,气吁吁的,好似刚刚比过一场拳脚功夫。

这时,莫愁蹲下身来,双手从火焰底部捧去,象从河中捧水一样,居然把一盘火焰捧在了掌中。那盘火在莫愁掌中跳跃着,跳跃着,照着她略显散乱的乌发,照着她微汗的脸颊,照着她明亮的眸子,照着她起伏的胸脯,这是多美的景致啊!太儒被眼前的火和美丽的姑娘惊呆了。常溪呢,从莫愁捧走火焰的地方,用手掌轻轻一铲,一小薄片木质化的东西揭了下来,递给了太儒:“叔父,你拿好它,这就是十分珍贵的千年火种。没有莫愁姑娘我们根本得不到她。”太儒把木片轻轻揣进怀里,三个人又手拉着手侧身往回走,这时,太儒拉着他们的手,感觉他们的手热热的,是她刚才捧过火留下的余热,还是他们亲热过后的余温呢,太儒想了想,感觉人世间真有一种超出经典的东西,一种先哲和圣人掩饰和损毁的东西。

太儒三人接着了家人怀嵬,一行人出了洞,下了山,临别之际,常溪与莫愁依依惜别,常溪告诉莫愁:“此一去,下次再访九丘,家父不知让哪位兄弟前来,如还是我来,定来接你,如不派我来,五年后我有个结拜弟弟,姓干,名胜然,他会来接你。”说完二人洒泪而别。

别了莫愁,常溪与太儒一行人等直奔东北方向,距离参卫丘约一百二十里有座山丘——武夫丘,去武夫丘陆路五十里,水路七十里,太儒一行人车马匆匆,行了两日,于一日正午到达武夫丘下。那是两河交汇处,水流湍急,常溪问太儒说道:“这武夫丘,人称万军山,景致优美,传说是黄帝藏兵的地方,山顶有观星台,是黄帝考定星历的地方。目前,这里渺无人烟,荒芜一片,我们不用登岸,在两河相汇处,有一巨崖,巨崖上有一巨大将军雕像,我们寻到雕像,传说此雕像为黄帝大臣力牧,拜了力牧,就算拜过此丘了。太儒听说不用上岸,去拜了石雕,就可回转,心中也感觉欢喜。拜了此丘,下一丘就离家仅五里了,马上回家,夫妻欢聚,大功就可告成了。想到此:“就请贤侄带我们去拜力牧吧!”常溪告诉船公,将船靠左岸缓缓行驶,到两河交汇口,水流湍急,靠近岸边很艰难,船夫一个摇橹一个掌舵,却怎么也无法靠岸,水流的漩涡,冲击力把小船冲的来回转,舵手无法搬舵了,只好让常熙来帮助,常溪叫怀嵬上来一起搬舵,还是不见效,眼看着小船就要被卷进漩涡,常溪只好闭目,口里念动咒语,意思是水中存在怪兽,他要拘来训诫,常溪念动避水诀,过了约一袋烟的功夫,两河汇合的漩涡没有了,一个巨大的乌龟冒了冒头,又沉下去了。这时船才逐渐稳定下来,慢慢的靠岸。

接着,小船再往左岸山崖靠拢,沿山崖边行边找,船行约300米,转过石崖的一个角后,面向西北,果见一幅巨大雕像,雕像高约5米,全身披甲装束,头盔只是简单的围了一圈皮罩,方面大耳,浓眉大眼,鼻直阔口,乍鬓的胡须,甚是威猛。“这就是了”,常溪指给太儒,太儒让家人在船上设了简单的香案,由常溪领着,跪拜之后,吩咐船公,转舵回行。水行七十里,便来到了九丘最后一丘,神民丘,这座丘,人称首阳山。距离家只有十里之遥,年轻时,太儒曾多次登过此山,但只知道此山是首阳山,没听说还叫什么神民之丘。太儒问常溪:“这首阳山,离家仅十里之遥,我也曾多次登过,没听说过叫神民之丘啊,这神民之丘又有何来历?”“神民之丘,来自颛顼,颛顼继帝位后,天下对神的崇拜十分混乱,有的人随便称神,亵渎了神职,于是颛顼下旨,大凡称神,必得皇帝加封,不经皇帝加封妄自称神的,以妖言惑众论罪处罚。于是,把神权控在手中,从那时起神与民界限划分开了,大概颛顼封神在这座山吧,所以称之为神民丘。”“到山上我们去拜谁呢?”太儒问道。“到山上,我们拜的就是您们儒家最尊崇的伯夷、叔齐啊,人称之为‘清圣’呢。”“对,我就崇拜二位‘清圣’,年轻时多次拜过,这次再拜,必可使我秦家之后,尊经诵典,成就大业。”

就此我们闲言少叙。这一日四月十八,太儒在首阳山拜完了‘清圣’二仙,下了首阳山,准备赶路回府了,一路有常溪相伴,太儒甚是感激。首阳山下,常溪要走水路返回东海,太儒走陆路回杏山,两人在渡口分别。一个月结下的望年情谊,二人难分难舍,常溪:“秦叔不必太过难舍,龙山乃我们祖籍之地,常来常往,日后定会常来拜望。”“太儒道:“常贤侄,日后来寻根祭祖,一定要到寒舍小叙,他日若有生儿育女之事,望贤侄定来相贺!”两人言毕依依而别。太儒夫妇能否顺利生下一儿半女,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唐:李世民是我大舅哥 大秦:谋划造反的我,爹竟是始皇 寒门贵公子 苟在天牢一百年,出世无敌了 三国:我为陈留王刘协 大明的骄傲 崇祯:大明中兴之君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 养生系太子的日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