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都是大湿(1 / 2)
秋雨又持续了两天,晴天了。
华北平原上的城市,秋天的气温很无常。
昨天阴雨中,天冷的好像冰窖,郝言都已经穿上保暖裤。但今天天气一晴,从六点开始,烈阳如刀,把郝言直接打回短衣短裤。
郝言没有时间犹豫,把速写本和画具扔进背包,背着背包来到学校餐厅,购买了三个馒头,这是他的一日三餐。他将馒头扔进背包就来到学校边的天桥上,这是他计划创作的地点。
地面上的湿气还没有彻底散尽,郝言等不及的将一张报纸扔在地面上,打开速写本。随手抓起一个馒头塞进嘴里猛啃了一口。餐厅的馒头真是不错,松软又甜。他两口就把整个馒头吃光了。
天已大亮,晨练的同学从天桥上来来往往,见到郝言坐在这啃馒头,疑惑他干什么的?
有几个人站在原地围观起来。
“看,他手中有画画的本。”有人顿悟一样提醒。
围观的同学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美术生正在画画,早就知道他们经常性四处画,到学校的天桥上来画还是第一次。顿时纷纷议论起来。谈论的内容杂七杂八,有好有坏。有的说,这种画画方式真像一个艺术家。有的说,像什么艺术家,风餐露宿的倒像一个民工。
时不时的,还传出笑声。
郝言吃完馒头,拍拍手,没有理会周围的纷乱。
他将自己要创作的十幅作品分为十个时间点,每一个时间点有一个主题:八点钟,初见。九点,寒暄。十点,忙碌。十一点,疲倦。十二点,内敛。十三点,惊觉。十四点,续力。十五点,渐晚。十六点,埋怨。十七点,别离。十八点,归点。
太阳正式升起来,阳光普照大地。
郝言看了看手中的电子表,八点了。
“开画。”
郝言拿出了铅笔,开始在速写本上画出草稿。
八点钟的画面:晨光明亮,农贸市场摆满肉菜,早点摊子也占满街边,办公楼的大门也正式打开。居民楼里的人们从昨天的沉睡中醒来,有的在房间里吃着饭,有的推着自行车去上班,有的乘坐公交车去上课。
居民区的一户人家里一个六七岁小女孩从窗子里面探出头,睁着大眼睛遥望这这个世界。她褐色的头发,白皙的脸蛋,眉毛细长,穿着淡蓝色的衬衣。她的眼睛很大,里面倒映着的都是蓝色,如同海洋。
这一幅画表现一天的开始,也是新的轮回的起点。
画完了八点的画面,郝言看看手表已经八点五十分了,就稍微休息了一下,见周围的观众已经换了一批。
郝言刚刚转了一个念头,再看表已经九点了,赶紧创作九点的画面。
九点钟的画面:阳光逐渐灼热,天空碧蓝。小女孩三十出头的妈妈在农贸市场讨价还价。早点摊子的就餐者逐渐消退,只有那些晚起的人才刚刚吃饭。居民楼里剩下为数不多的闲人,更多的人走进办公楼,见到昨天见到的老同事开始寒暄,虽然只是隔了一天,一切仿佛变了,又没变。
这一幅画表达,人们在重复中消磨着自己的时间。
接下来,郝言就准点的随着时间创作。
十点钟的画面:阳光普照,农贸市场渐渐的人走空了,只剩下残破的菜叶子和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早点摊子也走了最后一批懒汉,居民楼里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的电脑前,小女孩的三十岁爸爸聚精会神的忙着各自的事。
这一幅画表达,人们通努力能够达到梦想的,但更多的人只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