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木秀于林(1 / 2)
“好了,老四,坐下吧,这个事情确实不能怪高炽。”
看着众人的笑声都停下来之后,朱元璋赶忙对朱棣说道。
“哎,好吧,爹,咱也是愤怒过头了。”
被劝了一下后的朱棣,缓缓坐下。
旁边的朱高炽呆呆的看着两人,也不说话了。
“哎,其实说到底,还是祁钰不够心狠。
如果直接派兵把朱祁镇软禁起来,或是杀了,也没有那么多事了。”
“你啊,后辈念亲情,你还觉得不好么?”
坐在朱元璋旁边的马皇后忍不住劝了一声。
“是好啊,可是,他首先是一个皇帝!才是咱老朱家的后辈子孙。
更别说,这个于谦被朱祁镇杀了,造成的后患,可是无穷啊!
可以说,这比岳飞诬陷被杀,更后患无穷!!”
听到这话,在座的皇帝都敏锐的看出来了。
于谦诬陷被杀,确实会造成无穷的后患。
从小的来说,于谦被杀,以后的臣子对皇帝该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而从大的来说,于谦这么一个,死后,只搜出来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的清官,以后大明的臣子,对上面,又该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可以说,于谦被诬陷而死,比岳飞诬陷而死,只是单纯谈论后果的话,造成的后果比后者更加的严重!
大明的皇权,受到了污染!
也就是从这开始,文官开始肆无忌惮的结党了。
毕竟,为你们老朱家鞠躬尽瘁,还被莫名其妙的罪名而杀。
那,还为你们老朱家那么鞠躬尽瘁干嘛?
更别说当时的全天下都认为于谦是被诬陷而死的,那对当时的朝廷,是多大的威信打击?
后面的明宪宗成化初年,将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诰文里说:“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其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
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这诰文在全国各地传颂。
以及明孝宗弘治二年,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边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
万历十八年(1590年),改谥为忠肃。
可以说,这都是为了挽回朝廷威信的举动。
可是终究,还是没有彻底挽回。
就像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人,每一个大臣,都是心智坚定之辈,从踏入官场开始,就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
还有许多摇摆不定的人,在他们受到贿赂,受到威胁时,被别人讲述于谦的事迹,或是自己想到了于谦的事迹。
他们又会怎么想?
朝廷的公信力和威信,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
建立它,需要很久很久。
可如果毁灭它,就只需要一件小事而已。
就像二十一世纪的某南方发生的一件事,关于扶不扶的。
发生了那件事之后。
心智坚定的人,依然会去扶。
可更多的人,想到了那件事,转头就走。
所以,于谦被冤杀的后果,用后世的现代角度来看,后果,可能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而那个唐朝,为什么公信力会下降的如此之快?
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的,媒体总是放大jc,医生,教师等职业的问题。
而这几个职业,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石。
少了一个职业,社会的运转,就会很成问题。
没有了jc,社会顿时会呈现一片混乱,医生,教师,都是一样!
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才总是抓着这几个职业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