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世民!(1 / 2)
(ps:这几天有许多大佬打赏,实在是感谢!!!!)
天人之资么?
李恩凡脑海里回想了一下。
确实,后世有许多名人评价过他。
最出名的就有那两位。
一位就是评价他为天人之资的中山装的由来人。
还有一位一生都想当教书的先生,评价他: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是的,始皇和汉武在等着的那位皇帝,就是历史上最着名的太宗:李世民。
(ps:虽然宋朝的那位太宗也挺出名的。)
脑海里回想了一下关于李世民的一生,李恩凡抬起头对着众人微笑着说道:
“其实在我看来,李世民的文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是差不多的,只是历史上文治厉害的皇帝太多,把他的光芒稍微掩盖了一点。”
“嗯?”
听到这话,在座的三人都紧紧的盯着李恩凡。
“小凡,仔细说说。”
“好。”
李恩凡郑重的点了点头。
“李世民的文治能力,其实是分为几个阶段的,第一阶段你们应该都知道,渭水之盟之前!
那个时候他还比较天真,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没有考虑到外族的情况,以为和突厥签订了协议,就不会被入侵。
在那之后,他的文治能力直线上升。
从他处理罗艺和梁师都的情况来看,他的文治能力,提升了太多。”
说到这里,李恩凡赞叹的摇了摇头后,又继续说道: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的评价会那么高,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点,能够直观感受李世民的文治能力。
第一,贞观朝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中,这个不用多说,很多人都知道。
重要的是第二点!”
说到第二点,李恩凡弯了一下腰,伸手从抽屉里具现了十几张图片,然后站起身,把图片一一递给三人。(ps:图片不知道为何插不进去!)
“这是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时候的势力分布图,这是他那时候的外敌!
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谷浑,东方的高句丽。
其实南方还有蛮獠,只是被另一股势力挡住了。”
三人接过图片,仔细的看了起来。
“在他登基之初,外敌就给了他一个迎头痛击,签订了渭水之盟,所以他转变的很快,迅速平衡内部的势力。
而他平衡内部势力的手段,才是他文治能力的巅峰!”
“这个时候的内部势力有谁?
前太子李建成的旧势力,太上皇李渊的旧势力,五姓七望的世家,梁师都的割据势力,冯盎的岭南割据势力!最后,还有李元吉的势力。
可以说这个时候稍有不慎,整个唐王朝就会分崩离析。”
这里很多人把李元吉忽略掉了,认为他没什么势力。
只能说依附他的人比较少,不能说没有,毕竟他是齐王,凭借着这一个身份,就绝对有依附他的人。
“啧啧,这么乱的吗?”
看着这张图,耳边传来李恩凡的声音,朱棣咂了咂嘴。
“其实比这还要乱,因为武德朝的很多势力,都延续了下来,只是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
而且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上面的所有势力,在贞观元年,李世民上位之初时,隐隐和李世民敌对,或者说,直接就是敌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