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珠小珠落玉盘(3)斋桑泊(中)(2 / 2)
“呵呵,领头的是驻吐鲁番参赞大臣兆惠,他手下有五百索伦兵,还有宁夏将军和起,他的手下有一千满洲八旗,另外,在焉耆,还有甘肃副将阎相师、参将丑达三千绿营兵”
“在吐鲁番与乌鲁木齐之间的山上,还有被大清册封为灭准第一巴图鲁的阿玉锡几百人,正在追着纳默库、班珠尔满山跑,是也不是?”
满珠习礼这下终于相信,如果特鲁琴人得到几位将领的名字,虽然有些难度,但并非做不到,但想要得知他们的准确人数,内中还有满洲八旗、索伦兵这样的具体编制,若非亲临是不可能的。
“还有”,巴木巴尔继续说道,“在城外,有近两万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的汉人、藏奴夫子,是也不是?”
这下满珠习礼完全相信了。
犹豫了半天,又问道:“如果我主愿意投靠玛努托汗,会有什么......”
巴木巴尔说道:“这个我就不能回答你了,不过若是在目前的准噶尔诸位大台吉里重新推选一位大汗,你认为谁最合适?”
这一节,萨喇尔之前肯定跟满珠习礼讲过。
果然,他毫不犹豫地答道:“金山、天山一带一直以绰罗斯氏为尊,眼下也只有噶尔臧多尔吉了,他是巴图尔浑台吉的嫡系后裔,人望也不错”
巴木巴尔说道:“除了他还有谁?”
满珠习礼看了看他,暗忖:“他是玛努托汗的族弟,肯定代表着克烈特氏,何况他们万里迢迢赶到这里,肯定不甘心将绰罗斯氏的后裔扶上台的,眼下的卫拉特四部,准噶尔人四分五裂”
“辉特部的大部都在天山以南,何况他们以前只是绰罗斯氏、孛儿只斤氏的护卫部落,阿睦尔撒纳如果不是出自辉特部,依着他孛儿只斤氏的出身,萨喇尔大人估计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杜尔伯特部自从策凌大台吉受到达瓦齐汗的逼迫后西迁,留在这里的都是小部落”
“也就是一直作为绰罗斯氏护卫部落存在的土尔扈特人了,何况,眼下恭格带领的人马数量仅次于阿睦尔撒纳”
“难道特鲁琴人想立恭格为大汗?”
便道:“如果不是噶尔臧多尔吉,就只有恭格合适了,不过我主......”
巴木巴尔答道:“你要你们愿意拥立恭格为汗,萨喇尔就是汗国的首席宰桑”
满珠习礼等的就是这句话。
两人又互通了一下有无,满珠习礼便离开了。
他是萨喇尔的侦骑队长,突然从外边回来,任谁也不会起疑。
萨喇尔得到消息时,已经是次日下午了。
此时,他也得到了吐鲁番部大败的消息,但他依旧在犹豫。
对他来说,特鲁琴只是一个传说中的强大汗国,但大清疆域之辽阔,所辖民户之繁多,境内物产之富饶,却是他亲眼见到的,而且他以准噶尔人宰桑之位能够获得大清一等公的爵位,大清对他不可不谓恩重如山。
于是,他以等着南面大军统帅永常下一步命令为由,就在斋桑泊东岸驻扎起来。
而北路大军中最骁勇的成衮扎布由于刚刚败于特鲁琴军之手,也不愿意再次出发去追击青衮扎布了,连成衮扎布都不愿意,其它几位汗王自然也乐得歇一歇。
剩下的阿兰泰倒是愿意继续追击,但见其它几位的意愿都不强,也只得作罢。
此时,乞塔德已经率领亲卫团和一个旅与巴木巴尔汇合了,得到他与满珠习礼会面的消息后,也思忖起来。
“草原部族若不是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大汗镇着,随时都有可能反水,因为在草原上,牧场更为稀缺,也更脆弱,随时可能因为争夺牧场而反目”
“这也导致了他们普遍刻薄寡恩,才没有属于同一个部族要友好团结云云,阿睦尔撒纳之所以能够说服一部分人,除了他本就有这个能耐,各部并不愿意编为八旗,而自己实际上被架空才是主要原因啊”
“但对萨喇尔来说就不同了,他既不是孛儿只斤氏,也不是绰罗斯氏,嫡系部族寥寥,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何况大清对他的封赏已经足够厚重了”
“虽然各部的实权都掌握在图什墨尔、宰桑之手,但牧户们依旧信奉大台吉、台吉等贵族,这是历史和习惯使然,任谁改变不了”
“他,显然还是在观望博尔塔拉战事的结果啊,一旦博尔塔拉之战我军获胜,他会毫不犹豫投降的”
“不行,这样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使用,更不能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