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天顶星(1 / 2)
傅恒等人又在汗国境内盘桓了一个月才走,临走前,乞塔德赠给他一支后装燧发枪、一支燧发短枪,自然是镶金嵌玉,以及一件用火纹石制作的精美玉器,使团余者各有馈赠不等。
斯塔夫罗波尔。
天顶星实验室。
说实话,当初乞塔德用此名来命名他的实验室时,还引起了一众人的非议,但由于是大汗亲自命名的,众人一番议论后就作罢了。
实验室已经扩大了一倍,由于有了蒸汽机,便又增加了由其带动的原始冲压机、锻压机、剪板机、折弯机等。
当然了,都是小号的机械,乞塔德现在最好的蒸汽机最多只能坚持工作四个小时,也就是半日就要停下来更换零件。
如何保证机器能够长时间工作已经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当然了,发展到现在后,他已经将各个专项工作分配了下去。
材料、传动装置、润滑、燃料都有专门的人开始针对性改进。
这冬天似乎比往常暖和一些,北高加索一带更是如此,在境内开始秘密动员、整备时,距离春季还有几个月,乞塔德不想错过任何能够提高或者稳定自己自嘲使用了“天顶星”科技的水平。
天顶星实验中心,一号实验室。
乞塔德坐在一台机床前,正在利用小功率的“特鲁琴壹号”蒸汽机带动车床钻头(高锰钢)对一根枪管进行最后的钻膛。
有了蒸汽机后,就能将一根根枪管固定在某一个位置,然后握着它慢慢向钻头推进就是了。
若是放在以往,无论是徒弟们利用摇杆转动,或者使用马匹拉动,想要达到平稳推进几乎不可能,于是废品率还是很高。
有了蒸汽机就不同了,操作枪管的人只要在机床上练习五到十天就会有感觉,所谓磨合是也。
钻膛完毕后,然后放在一边冷却。
抄起另外一根已经钻好膛的枪管,换上另外一个钻头,这一次他要利用它拉出膛线。
同样小心翼翼地握着枪管往前慢慢推,仔细聆听钻头与枪管内膛剧烈摩擦产生的刺耳的声音,认真分辨其中的差别,稍有异样就会停下来,看到底是以前的膛壁厚薄不均匀造成的,还是里面含有杂质。
排除问题后,或者换一根枪管,或者继续慢慢往前推。
一般来说,有了蒸汽机的带动,除非完全是新手,完全可以一次性成功。
钻好膛线后,倒出里面的铁屑,又换上一个专门用来给膛线打磨的钻头,继续往前推。
此时,一根米尼长枪的膛线就可以了。
之后,身边包括桑坤在内的一帮弟子会利用手工对这根枪管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比如进一步打磨膛线、上油等。
拿起一根已经加了准星制作完毕的枪管,将其连接在一个与以前同样有些差别的木制枪身上。
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根刺刀,“啪”的一声扣在枪管前端,这种方式也与之前的螺旋式不同。
端起这杆显然是新一代火枪的长枪,站起来做了一下瞄准的动作,然后调校枪管与枪身的连接方式。
然后又抄起了一颗锥形、似乎是用黄铜制作的圆筒,圆筒一端是空的,还有一小截是凹陷下去的。
圆筒的底部是封闭的,中间有一个小点也是凹陷下去的,那里的厚度极薄。
机床上摆着一个浸了油的纸包,打开纸包后里面则是一个个同样大小的小纸包,撕开小纸包后,将里面的东西倒入圆筒。
黑色的颗粒状东西,自然就是时下特鲁琴大行其道的颗粒状黑火药了。
将火药压实,继续加入火药,直到最上面一层火药与圆筒凹陷处平齐。
接着又从纸包附近散乱的锥形铅弹拿起一颗。
这枚锥形铅弹的尾部有两道螺纹,螺纹下面的弹体是空的,若是以前的纸壳米尼弹,此时应该将其一个木塞塞在里面,然后将其套在圆筒状的纸壳发射药上。
但看着乞塔德的神情,此时并无纸壳弹,难道他想舍弃木塞,而直接将黄铜圆柱壳套在弹体上?
再次连接机器,在机器的帮助下,弹体正好套在铜壳上!
同样的动作连续做了三次,一共做出了三枚这样的“子弹”。
又拿起枪身,这次的枪身与之前的米尼长枪枪身似乎有些不同,看起来更厚重一些,其上面还有一个怪里怪气的小锤。
一气压入三枚子弹,然后将翘起的小锤扳下、拉动,可以听见第一枚子弹进入弹仓的细微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