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扎尔固(上)(1 / 2)
自从乞塔德上台后,第一届扎尔固会议姗姗来迟。
以他现在的威望,虽有和硕特、杜尔伯特以及本部策伯克道尔济的掣肘,但加上小玉兹哲德乌尔联盟、中玉兹巴拉苏丹部后,原本根本不需要理会这个有名无实的扎尔固的。
但他还是以扎尔固八成员之一的名义提议召开了。
维特梁卡,附近也有一个旅在屯田,但乞塔德并未筑城,这里还是以前阿玉奇汗修建的小木城。
俄国人对附庸国采取的策略是,收取少量的赋税加上服兵役,另外在关键地方安插哥萨克居住。
有些类似后世某两党争斗时,某党占据了关键交通线和城市,另外一党则占据广袤的乡下。
比如,俄国人占据了原本属于小玉兹的阿特劳以及伏尔加河两岸所有的据点,牧户则占据广袤的草原。
乞塔德自然不能容忍哥萨克在伏尔加河,也就是他们嘴里的额济纳河两岸进一步扩大定居点的。
眼下他在北岸的玛努托、南面的维特梁卡都各安插一个旅进行屯垦,就是为了对抗俄国人的这一动作。
坐在喇什的圆形木制大帐里,乞塔德心若止水。
“俄国人很聪明,他不会正面与我冲突,那样的话境内的巴什基尔人、喀山鞑靼人都会起来造反,底层哥萨克也会呼应”
“于是就会便宜奥斯曼人、奥地利人”
(奥地利人,指的是奥地利所代表的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
“然后控制关键点,他们不仅在伏尔加河、顿河加快了移民的步伐,还在乌拉尔河大量建造城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喧闹声,想了想,他还是走了出去。
外面的庭院里,只见俄国驻驻土尔扈特全权代表基申斯科夫、和硕特大台吉扎木杨、杜尔伯特大台吉策丹道尔济、代表土尔扈特本部的策伯克道尔济、哈木杨、包敦格、大喇嘛罗布臧丹增都到了。
但却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道尔济.纳扎诺夫。
如果说以前的贾恩家族投靠俄国人只不过是为了保住前任大汗旺布的牧场和封地,纳扎诺夫家族则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们了。
此人约莫四十多岁,一看就是蒙古人与俄国人的混血,长相有些像后世的绍伊古,他是阿玉奇汗的外甥,母亲嫁给了俄国贵族。
时至今日,在顿河、伏尔加河西岸,已经有大量包括土尔扈特、鞑靼人在内的游牧部落生存,为了有效控制这些人,沙皇干脆让
有着俄国血统并皈依了东正教的纳扎诺夫以赛因汗的封号统领这些部落。
赛因汗,最有名的自然是拔都了,俄国人让他继承这一封号,分化土尔扈特本部的心思昭然若揭。
乞塔德原本以为像策丹道尔济、策伯克道尔济这样与自己心存芥蒂的人是不会来的,没想到竟然都准时到了,看来自己连续对小玉兹、中玉兹、阿塞拜疆的动作对他们隐隐有些震慑了。
在以前的阿玉奇汗时代,汗国的疆域也很广阔,整个北高加索都是他们的,乌拉尔河东岸一半的牧场也是他们的,北面更是直抵萨马拉,并可随意深入到顿河西岸游牧。
但有效控制的地方并不多,大多数地方都是以收税的形势间接控制,像乞塔德这样直接纳入本部进行管辖是破天荒头一次。
实际上他已经超过阿玉奇汗,扎木杨、策丹道尔济、策伯克道尔济等人若不是傻子,就不会在明面上与他对着干。
当然了,除了他的岳父扎木杨,策丹道尔济、策伯克道尔济看他的神色都很不善。
还有还有一人,哈萨克人模样,乞塔德却不认识。
三十多岁,面容英俊,穿着一身俄国少校军服。
刚才的喧闹声肯定是自己的亲兵头领色可色那不允许这两人进来造成的。
木兰秋狝,不仅是女真人的传统,也是蒙古人的传统,时下已经是1754年的秋季,打着木兰秋狝的旗号举行一年一度的扎尔固会议也是土尔扈特人的传统。
当然了,来到俄国人的地盘后,多少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后来慢慢变成了由扎尔固成员随时提议召开会议。
乞塔德在此时提议召开会议,显然有恢复传统的想法。
今日,他依旧留着修剪的整整齐齐的短发和短须。
时至今日,他最终未能摆脱来自后世的影响,他亲自动手打造了一整套用于理发的工具,并在辖内推广,由于境内的喇嘛都是短发,他的这一做法倒是没有引起非议。
倒是让大喇嘛罗布臧丹增十分欣喜。
“人人心向喇嘛啊”
他又亲手为自己缝制了一套西服,黑色毛料外套,白色棉布衬衣,灰色毛料马甲,还为自己做了一条红色丝绸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