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画中奥妙(2 / 2)
这昭妃的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自己对陛下的东西感兴趣?
杨赟只觉冷汗冒出,谨慎抬头看了一眼上首的陛下。
陛下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只轻轻握着昭妃的手,点了点头。
一旁的德全忙让人去取那春秋农桑图来。
陛下未曾说什么,杨赟自然也不好多解释些什么。
只能悻悻然坐在席位之上,颇有些下不来台。
宗政衡也有些诧异明棠今日的尖锐。
只是,如今他对明棠的信任和爱意,在这一连串救驾、太后去世、生辰的长寿面后,早已到了宗政衡所能给出的全部。
所以,他自然是无不应允。
明棠缓缓垂下眸子,眼中神色复杂。
那幅画很快被取了回来。
宗政衡摆了摆手,德全亲自持画,和另一个小内侍将这画在众人面前铺展了开来。
画上,是一副农忙之时的耕种图。
画功洒脱却又不失精巧,笔触生动,的确是一副好画。
只是,众人却也如刚刚的杨赟一般有些疑惑了。
这画虽然好,但是却也算不得什么绝世珍宝。
袁家献上这样一份贡礼,有些太过潦草了吧?
袁姌缓缓站起身,手持一壶热酒,缓缓走到了画前。
“陛下,此画的确不是什么大家所作,但其中却大有乾坤。杨大人既然好奇,那臣便在此献丑了。”
说完,一壶热酒泼到了画上。
在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惊愕声中,那画上的稻谷却从青葱的幼苗变成了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青绿的栽种场景,竟然在众人眼前,缓缓变成了满目金黄的丰收场景。
“此画名为春秋农桑图,自然是有耕种也有收获,正如大晟如今百姓和乐,江山安宁之场景,皆是出自陛下的厉精为治。臣以此画贺陛下启圣之庆,陛下天命所归,江山四海升平,我大晟皇朝万世,天下归心。”
说完,袁姌跪在地上,朝着上首的宗政衡叩首。
袁姌这一跪,众人也只能匆匆起身跟着同跪。
毕竟,这番话太漂亮了。
杨赟更是面有郁色。
他知道,自己的针对,反而成了袁姌这小姑娘在陛下面前露脸的踏脚石了。
宗政衡难得露出了些许笑意。
“好,好,这画甚合朕意。不知做此画的大才现在何处,如此画功及巧思,堪为翰林待诏。”
宗政衡甚少如此欣赏一位才子,直接便给出了翰林待诏这般体面的官职。
文学、经术、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
但宗政衡并不如何沉溺这些,本朝的翰林待诏几乎成为一个空衔。
如今,倒是破天荒给了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人。
不少人朝袁姌投来艳羡打量的目光,只以为此人乃是袁家精心培养的门客。
如今一朝鲤鱼跃龙门,也给袁家带了一份体面。
只是,上首的明棠缓缓看向了跪在百官前首的常维生。
一向沉着冷静的户部尚书,此刻,却正紧紧盯着那副春秋农桑图。
他的眼神中,似乎看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