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沈摇光的解释(1 / 2)
这只鸢鸟,是自己当初养的,战场之上传递情报十分得力。
后来,自己要前往皇都选秀,无法随身带着它,便将其留给了裴怀安。
裴怀安一直将其带在身边,如今他长留皇都,这只鸢鸟便成为了二人传递信息最有力的工具。
“沈摇光。”
明棠轻轻在唇齿间念出了这个名字。
那个人花费了二十年的功夫,教养出的芝兰玉树般的才子。
可惜,马上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明棠轻轻抖动信筏,信筏迎风燃烬,半点痕迹都未曾留下。
葳蕤楼里。
袁景安和沈摇光二人,酒过三巡,诗兴大发。
二人对着高悬明镜吟诗数首。
袁景安兴致上来,更是泼墨挥毫,随手绘制了一幅月满清辉图。
沈摇光靠在栏杆之上,手中拎着一壶美酒,眼神里颇有几分醉酒的朦胧。
“景安兄画艺堪称大晟一绝。之前,我在书院之时,也总是和王兄一起月下对饮。他画的明镜图,虽不及景安兄这般意境悠远,但也是难得的笔触清雅。可惜…”
沈摇光轻轻叹了口气。
王兄?
袁景安平日里从不是好奇之人,也极有分寸,不会随意打听别人的事。
但此刻他喝了几杯酒,也颇有些上头,便毫无顾忌问出了声。
“摇光兄口中的王兄,便是刚刚宴会之上他们所说的那位王相如吗?”
沈摇光就着酒壶满饮一口,他喝得急,没咽下去的酒水顺着修长的颈部滑入衣领之中。
“是。其实,雅集之上,我隐瞒了一些真相,当年王兄的失踪,的确和我有一些关系。”
他似乎有些醉了,眼神都有些朦胧。
也正因如此,此刻的他,肆无忌惮说着掩藏心底多年的真相。
“当年,我年轻气盛,只觉自己有一身才学便可报效朝廷,在一些政事民生之上,也从未忌讳,畅谈所思。可就是这份大胆,为我和王兄招来了祸患。”
沈摇光的眼底,甚至氤氲出一分雾气,仿佛时隔两年再度回想起这段往事,依旧让人痛苦不已。
“那时,西北铁矿出现了暴动,不少工匠因着地方官员层层克扣,到手的银钱少的可怜不说,活计却压的人喘不过气,直接爆发了暴动,这导致前方战线兵器供应直接中断。当时皇都不少才子议论此事,我那时年轻气盛,写下了一篇政论小策,原本只是几个相熟好友之前流传,可突然有一日,朝堂新颁布的政策中,用了这篇策论中提到的数条建议。”
袁景安只感觉自己瞬间清醒。
他低声道,“有人盗用了你的策论?”
这样的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发生。
寒门学子空有才华却无登云梯,在科举登科之前,他们写出的锦绣文章,随时都有冠以他人姓名的可能。
只是没想到,如今名动大晟的清和公子,居然曾经也经历过此事。
“是。当时我只觉气愤,可王兄劝我不要太过深究,他说,如我们这等寒门学子,一旦招惹了那些大人物,别说前途,怕是要祸及全家。可那时的我不信,我的一时冲动,彻底害了王兄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