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疑案(1 / 2)
布置完了荣城这边的事宜,周勃终于返回了彭城。
出门两三个月,回来时候周勃感到心情格外舒畅,然而一件事却让他的好心情瞬间跌入了谷底。
在周勃治下的大汉,如今他很少插手民政这一块,当然也不是完全放手不管,每天都有奏折上报,他也就挑选一些重要的看一看。
其他的基本都是交给内阁处理,他对内阁的那些大臣还是比较满意和放心的,尤其是吴季儒在内阁,有什么消息如果没有上报的话,周勃必然第一时间就会知晓。
可是这一次却出现了问题,因为内阁自己产生了分歧,加上周勃一直在外,而且是秘密行动,大家也不敢干扰他,生怕暴露了他的行踪。
所以一直到了周勃返回彭城,这件事才被送到了周勃的御书案头。
事情并不复杂,青州有一户百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邻居发生了矛盾,当地的乡长亲自出面调停,事情也就算完结了。
可是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感觉到似乎自家吃亏了,于是半夜里去找乡长理论。
结果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当事人情绪激动之下失手打死了这位乡长,于是县衙出动了衙役将其逮捕,并且公开审判。
按理说到了这里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也都是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走的,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变了。
被告人身边的邻里和乡亲开始上访,要求官府县衙从轻发落,甚至有人说被告人无罪,于是这场官司被送到了最高院,也就是大理寺。
负责司法的沈慎身亲自过问,而且派出得力人员去到当地调查案情,结果得到的回报是参与调停的乡长并没有任何偏颇,而且县令审案也没有任何的徇私枉法。
可这就奇了怪,为何那么多的百姓为被告人鸣不平呢?
经过暗地里调查,被告人家中经济状况一般,最多只能算是个中产,家里六口人有二十多亩水浇田,还有十多亩旱地。
另外还养了一些鸡鸭鹅猪之类的牲畜,生活倒还过得去,也有些余财,相反的那位被害的乡长家中就四个人,包括乡长在内。
一位老母亲,还有个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以及乡长本人,家中的财产也不多,十多亩地而已,尤其是这位被害的乡长自从担任乡长职务以来,几乎年年被官府评为优秀基层工作者。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好的地方领导,出面给百姓处理邻里纠纷,最后因为被害人的不满意反而被杀。
结果县衙接到案件之后依照正常程序审理,却引起了当地百姓们的抵触,而且开始给被告人鸣冤,这其中是否还有隐情,或者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到底是谁在说假话,是谁在暗中挑唆,还是说当地的官府在官官相护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当周勃看到案情的时候也是不免眉头紧锁,好半天才抬起头来看着坐在下面的司法大臣沈慎身低声问道:“这个案件一个多月了,难道就没有一点眉目?”
沈慎身急忙站起身来,躬身回答道:“陛下,微臣派人调查了许久,此案人证物证俱全,如若按照刑法没有什么可说的,那杀人者齐某按律当斩。”
“只是此事奇怪就奇怪在为何当地百姓全都为他鸣冤,所以微臣派人调查了很久,也没有答案,故而一直不敢最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