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管子·形势(2 / 2)
道之所言者一也[1],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来[2],道来者其人莫往[3]。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者与天[4],安危者与人[5]。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6]。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7]。藏之无形,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8],异趋而同归[9],古今一也。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天下道理一致,运用各有不同。有人懂道能治家,是一家人才。有人懂道能治乡,是一乡人才。有人懂道能治国,是一国人才。有人懂道治天下,是天下人才。有人懂道定万物,就跟天下相匹配。失道者,人民不来归。得道者,人民不肯离。道之所在,身心投入为之化。能够保持强盛,是因顺从天道。能够转危为安,是因顺从人心。违背天的法度,虽然暂时丰满,最终必然枯竭。上下不和,虽然暂时安定,最终必然危殆。想称王于天下,却违背天道,不可能称王天下。掌握天道,做事成功如自然。违背天道,虽然成功不能保。已经掌握天道,往往不知天道是怎样起作用的。已经成功,往往又不知天道是怎样离开的。天道隐藏无形体。今日有疑察往古,不知未来看历史。万事本性,殊途同归,古今一理。[2]道往者:失道者。[3]道来者:得道者。[4]与天:顺从天道。[5]与人:顺从人心。[6]为:动作,作为,起作用。[7]释:离开。[8]生:通“性”。[9]异趋而同归:殊途同归,途径不同目的同,表现不同本质同。
生栋覆屋[1],怨怒不及。弱子下瓦[2],慈母操棰[3]。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4]。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用新伐未干的木材做屋柱,导致房屋倒塌,错误大,只好忍气吞声。小孩上房揭瓦,错误小,慈母却怒而操棍打(比喻君主对自身大错易原谅,对别人小错易严究)。顺应天道做事,远者自来亲近。坏事起于人为,近亲也要怨恨。万物对人,不分远近亲疏。智巧的人用天道绰绰有余,愚拙的人用天道力不从心。顺应天道天帮助,违逆天道天抵制。得天帮助小变大,遭天抵制成必败。顺应天道有成效,违逆天道招凶报,无力回天救不回。“生栋覆屋”四句:唐尹知章注“言人以生栋造舍,虽至覆屋,但自咎而已,不敢怨及他人。至弱子下瓦,所损不多,慈母便操棰而怒之。喻人主过由己作,虽大而吞声。过发他人,虽小而振怒也。”[2]弱子:幼子,小孩。[3]棰:木棍。[4]不可复振:无法挽救。复,再。振,挽救。
乌鸟之狡[1],虽善不亲。不重之结[2],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交[3],几于不亲。见爱之交,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独王之国[4],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5],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乌鸦般的交谊,看着友善不亲密。不重合的绳结,即使坚固定松开。道的运用贵慎重。不要结交不可靠的人,不要勉强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结交不可靠的人,勉强做不到的人,告知不明事理的人,叫劳而无功。表面显示友好,接近于不亲密。表面上显示亲爱的交谊,接近于不结好。表面上显示慷慨的恩赐,接近于不得所报。内心向德身行德,四面八方都来归。独断专横的国家,疲于奔命祸事多。独断专横的君主,卑劣而没有威望。自己做媒的女子,名声不好没人信。未见面而仰慕的人,可以去亲近。久别而不忘的人,可以来交往。日月不明天不变,山高不见地不变。不可以说第二遍的话,君主不说。不可以做第二遍的事,君主不做。凡是不可以说第二遍的话、不可以做第二遍的事,是国君的大禁。乌鸟之狡,乌鸦一般的交往,乍合乍离不亲密。狡,通“交”。[2]不重之结:打绳结不重合。[3]见与:表现友好。见,同“现”。[4]独王:独断专横。[5]复:重复。
点评:
篇名“形势”,唐尹知章解释:“自天地以及万物,关诸人事,莫不有形势焉。夫势必因形而立,故形端者势必直,状危者势必倾。触类莫不然,可以一隅而反。”道出本篇题旨。通篇讲事物的形态趋势,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因果性、规律性。本篇是语言精练的哲理诗,汇聚名言警句、成语格言,可作为座右铭。如说:“譕(谋)巨者可与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谋略巨大深远者,可与之共行远道。计较速效,贪图小利,走开,不要再叫他回来。赞赏深谋远虑、大智谋、大策略,贬斥顾小利而不顾大局、长远的小智术,有极强的现实应用价值。通篇充满智慧哲理,经转化创新,可作为今人的启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