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孟子·公孙丑下4.1--4.2(1 / 2)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1],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5],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6],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7];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8],战必胜矣。”
注释:
[1]城:指内城。[2]郭:外城。[3]环:包围。[4]池:护城河。[5]委:弃。[6]域:划定范围;限制。[7]畔:叛。[8]有:用同“或”。或许。
原边注:
尹焞:“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集注》引)
点评:
本章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民心的向背,故得民心者得天下,故仁者无敌,故只有实行仁政,才能战无不胜。本章文字精美,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文中运用了层递、对比、排比等句式,使文章错综多变,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孟子·公孙丑下4.2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1],有寒疾,不可以风[2]。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3]?”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4]。”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5]。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6],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7]:“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8],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9],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10],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11]。
注释:
[1]如:应当。就:前往。[2]以上三句意为,我本该来看望您,但着了风寒,不能吹风。[3]以上两句意为,明早我将临朝听政,不知道您能否到朝廷来,让我与您相见呢?[4]造朝(cháo):上朝。造:上;到。[5]吊:吊丧。东郭氏:齐大夫。[6]昔:从前。这里指昨天。[7]孟仲子:孟子的堂弟,跟随孟子学习。[8]采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为生病的代称。薪:柴草。[9]趋:疾行;奔跑。[10]要(yāo):拦截。[11]景丑氏:齐国大夫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