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周易·同人卦第十三(2 / 2)
九三,伏戎于莽[1],升其高陵[2],三岁不兴[3]。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注释:
[1]伏戎于莽:在林莽之中埋伏军队。[2]升其高陵:登上高岗了望。[3]三岁不兴:三年都没有行动。
点评:
九三以阳求阴,在《同人》卦中,六二是唯一可追求的对象,但是六二之志已私属于九五,不愿与九三和同,而九五也在极力追求六二,与九三形成彼此矛盾冲突的情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九三为了达到追求的目的,一方面“伏戎于莽”,在林莽之中埋伏军队,企图以武力阻止六二前去与九五和同;另一方面“升其高陵”,登上高岗了望,观察九五的动态。这种两面作战的做法,有违君子之正道,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追求与人和同,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以和顺为本,不可兵戎相见,强力争夺。九三以阳居阳,刚而不中,是一个质刚而用刚的鲁莽武夫,虽然企图凭借强力争夺达到目的,但却遇到了一个力量更为强大的九五与之为敌,根据力量对比的衡量,认识到自己并非九五的敌手,难以取胜,所以“三岁不兴”,等了三年之久都不敢发动战争。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1],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2]。
注释:
[1]乘其墉,弗克攻:站在城墙之上观察形势,没有发动进攻。[2]困而反则:面临着困境通过反思回到正确的行为准则上来。
点评:
九四和九三同样,也是抱着追求六二的目的而与九五为敌,但是九四以阳居阴,质刚而用柔,懂得一点和顺之道,所以“乘其墉,弗克攻”,只是站在城墙之上观察形势,没有发动进攻。这种做法是吉利的。其所以吉利,关键在于“困而反则”,面临着困境通过反思回到正确的行为准则上来。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九五居至尊之位,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只有放弃进攻的念头不与之为敌,才是明智的选择。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九四与六二本非正应,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与九五为敌,这是以邪攻正,违理伤义,师出无名,只有放弃进攻,归于和顺,才能回归正道。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1]。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注释:
[1]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先是号咷大哭,后来破涕为笑,大军克服阻碍而最终得以相遇。
点评:
九五阳刚中正,尊居君位,本与居于臣位的六二同心相应,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九三、九四两个刚爻企图以武力相阻隔,不能立即会合结为一体,所以先是号咷大哭,悲愤不已。后来由于六二忠而不贰,上应于九五,九五中直而不疑,下应于六二,并且发动大军,终于克服了九三、九四的阻隔,君臣相遇,情投意合,所以又欢欣鼓舞,破涕为笑。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1]。
注释:
[1]志未得也:取同之志没有得以实现。
点评:
上九处于卦之终极,作为阳刚之体,虽也同样以六二作为追求的对象,但是六二已与九五结为正应,求同之志不能实现。既然无可追求,所以“同人于郊”,远离斗争是非之地,不像九三、九四那样以兵戎相见,尽管有些失落,也没有什么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