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协议(2 / 2)
吴辛接过协议稿件,翻看了两页,见其中一页上用荧光笔划了一条杠,便重点看了起来。
字不多,A4纸,整个融资条款也就十行不到。她很快看完了。
“不行,这个条款不能答应。”
“为什么?”
“你要知道现在的融资环境有多难。星辉,第一,他们的规模比我们大,在销售额排行榜上,他比我们要靠前十名左右。现在的金融审核贷款时,都是拿着排行榜来比对的。”
“第二,星辉集团旗下除了房地产业务,还有工业制造业务。他们工业板块的贷款利率是很低的。综合来看,他们的融资成本肯定比我们低,也就是说,这一个点的授信额度占用费,他是吃定我们了。”
肖俊一时没想这么多,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项目的土地款总共多少钱来着?”
“十个亿左右。”
“总地价十个亿,开发贷可以做到百分之七十。他们要一个点,就是七百万。明面上看,是对等的,如果我们的融资成本低,我们也可以跟他们收这个钱,但是实际情况,只能是他跟我们收。”
肖俊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感谢一番,走出了吴辛的办公室。
他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天人交战,一时难以平复。
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星辉凭借它的工业制造的优势,在明目张胆地索取利益,明显的不公平;可站在他个人的立场上,他一时间竟觉得,星辉就算是明摆着要收这笔钱,那也是人家凭本事赚钱——若万融有本事融到便宜的钱,也可以找星辉要一个点的费用啊。
他站在巨大的玻璃幕墙边,看看远处的天空和城市的繁华,再看看地面上零零散散的路人,脑海中忽然又想起当初被毙掉的机械厂项目,胸中的热血顿时一凉。
他回到座位上,将他与张秋生沟通的几点情况以及吴辛的意见,反馈到微信群里。
此时,他的内心一边在焦灼地等待着各位大佬的反馈,一边在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因为拍到这个地价,项目本身的利润已经很低了。集团也是看在这项目区位不错,以后的去化不成问题的份上才同意以这么低的利润率来洽谈合作的。若是因为融资的问题,再给星辉付700万,那么——肖俊把这700万放到测算表里,利润率顿时降低为2.9%。
便在这时,他的微信收到了石斌发来的信息,让他去他办公室一趟。
石斌的办公室紧挨着他们的工位,如果大声叫唤,其实是能听到的;但是石斌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一般都是通过微信喊人。
肖俊刚进办公室,石斌便皱着眉问道:“这是啥意思?”
肖俊把之前和张秋生谈的情况以及和吴辛沟通的情况再口述了一遍。
石斌听到这里,也是有点纠结,道:“那按照财务的意思,这个钱,我们是掏定了?”
肖俊点点头。
石斌想了想,拿起手机,站起身来,道:“走,我们一起去找吴总聊聊。”
石斌和肖俊进到吴辛办公室的时候,她办公室正有人谈事;见石斌来了,吴辛很是客气,匆匆将那人打发走了,笑道:“石总这是有啥贵干?”
石斌和吴辛都是万融吴州公司的老人了,认识的时间久了,关系一直不错,石斌便也很随意地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道:“刚刚肖俊跟说我了星辉发来的那个协议,那个授信额度的条款,是一定对我们不利吗?”
吴辛把椅子拉到沙发近前,道:“是啊。现在行情就这样,各家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都在收紧。正好现在又处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候,他们工业制造能拿到的钱,比我们便宜得多。”
石斌皱眉道:“他们虽然有制造业,但毕竟是两个法人主体啊。既然国家在卡地产融资,那制造业的融资,就能随意进入房地产吗?”
吴辛道:“那肯定是不能直接进入了。但毕竟大家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嘛,金融机构在审核贷款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一点的。”
“而且,就算没有制造业的因素,他们的融资成本大概率也会比我们略低一点;现在两重因素叠加,我们的融资肯定会比他们高一点的。”
石斌想了想,转过头来跟肖俊道:“你约一下张秋生,看下他们财务总今天在不在。要是在的话,我和吴总一起过去,跟他当面聊下这个事情。”
肖俊点点头。
当在电话里,张秋生听懂肖俊的意思后,径直道:“财务总,我可以帮你约。但是我提前跟你说,你们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条款也是上个月,集团刚刚加到协议模版里去的,能改的可能性不大。”
肖俊心里早有思想准备,便道:“我知道,尽人事听天命吧。你去帮我约约看吧。”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张秋生的电话回了过来,道:“这时间不早了,财务总中午约了人吃饭,要不下午两点?”
“行,两点就两点。”
“时间不早了,要不我们也一起下午吃个饭,喊上邱明?”
“行哎,听你的。”肖俊兴致缺缺,便由着张秋生安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