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江省洪灾(2 / 2)
大嫂在大家的劝慰下恢复了平静,她回握程韵的双手,感激的说道:“小姑,我信你,只是,你真的要过去,也要注意安全。”
程韵一再表示自己不会有事,她现在可是百毒不侵的体质,就算不戴口罩进去疫区,也会一点事还没有,只不过她不便明说而已。
还没等他们商量妥当,宫中内侍来传口谕:“皇上有请程侍郎入宫议事。”
程韵也没多问什么,对着家里人说道:“其余事,等我回来再讨论,不必惊慌。”说完,就跟着内侍走了。
程韵一进紫宸殿,就见到偶尔在宫中撞见但不是很熟的太医院范院正,以及户部尚书和太子等,大概猜应该是巴县瘟疫的消息传来了。
果然,皇上见人到齐后,立即开口说道:“今日将众位爱卿召集到此,是因为收到临时急报,江省洪灾之地巴县出现了瘟疫,当地医力不济,需要京城派太医过去驰援,所以,其一,议一议去地方防疫的人选,其二,为防止瘟疫扩散到别处,也征求一下各位的意见,朝廷该如何做?”
皇上话音一落,范院正首先发言道:“历来天灾,百姓多成流民,为防流民携瘟疫入京,臣请派兵驻守北上各路,拦截流民入京。京城八十万人口,一旦瘟疫入京,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仅是京城,从江省北上沿途的州城都得小心戒备,最好是拒绝流民入城,方可确保一城平安。”户部尚书补充道。
太子不赞同道:“流民没有沿途州城接济,难免死伤,若激起民愤,到时可能聚众暴乱,所以,禁止流民入他城不是良策。”
程韵等大家的意见都说完了,这才斟酌着开口道:“微臣觉得流民不入城可行,但需要沿途的州县派遣特定的人在官道附近设置临时的收留所,就近收容已到附近的流民,提供衣物粮食,并且让当地的大夫检查流民身体,若有异常的通通单独隔离治疗。这些特派的人和大夫在解除瘟疫前得一直待在收留所,不得与城内人接触,就算是运送物资,也可以指定时间地点,双方不接触为准。”
皇上见大家的主意都说完了,沉吟了一会儿后,说道:“就按程爱卿说的办吧,不入城,就近收容和治疗。”
皇上说完后,望向户部左尚书吩咐道:“尽力筹办药材,随赈灾队伍送往巴县等发现疫情的州县。”
接下来,就是商议去巴县的人选,程韵自告奋勇,请命前往,皇上本来是想请温老太医走一遭,谁知他病了,之所以这次唤来程韵,一是因为温老太医推荐,二是皇上对程韵有一种迷信,觉得只要有她去,就能逢凶化吉。所以,程韵一请命,皇上就同意了。
院正那边也推荐了几个有防疫经验的太医,以及医助若干,皇上也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驰援地方医疗的人选定了下来。
为了争分夺秒,大事一议定,皇上就让人退下准备各自的工作了。
紫宸殿只剩下太子的时候,皇上吩咐道:“此次赈灾,你先带着护卫出发,轻车简行,查看沿途州县工作以及灾区情况,务必做到心有成竹,等赈灾物资一到,便可快速开展工作。”
太子疑惑道:“父皇,我不等赈灾队伍一同出发吗?”
皇上摇摇头,说道:“没有这个必要,天启国赈灾的钦差大臣一般都是户部出面,他们筹措和运输物资都是作惯了的,押送物资的工作让户部右侍郎负责,你派你的幕僚同往便可。此次我让你负责赈灾,不是让你盯物资,而是让你盯地方。你是太子了,也得多去地方看看,和地方官员打打交道了,免得一直高高在上,待在中枢,忽略了地方。”
太子听罢,也懂得了父皇的用意,双手一拱,说道:“父皇教诲,儿臣谨遵。我这就向母后辞行,安排好这里的工作后便出发。”
“去吧。”皇上含笑,摆手让他自去。
另一边,程韵一行人出了殿门口,左尚书对范院正说道:“尽快将可能用到的药草清单给我,我这边好安排筹措药草。”
范院正表示知道后,便和程韵一路走着,商量起药单的事。
原本范院正是不信程韵懂这些的,但皇上亲口说的温老太医的推荐,便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的交流起需要准备的药材。
“急报上提到此次疫情一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砂仁温脾止泻,可解湿邪,肉豆蔻能暖脾胃,固大肠,止泻痢,这些都得备上。另外,常规的金银花、菊花、双黄连、甘草等都得有,而且还得是大量的。”程韵说道。
此时,程韵已经跟着范院正来到了太医院,他招来了几个有防疫经验的太医一同商量药单。
等讨论完药单后,天都黑了,程韵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长吐了一口气,明天,就要赶赴疫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