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园林(1 / 2)
苏市北边,有个陆慕古镇,一个千年古镇,以唐朝首相陆贽的墓地命名。陆慕老街是陆慕镇最繁华的街道,南起宋代泾桥,北至北桥,全长近2000米,街道宽度2-3米。它以元和塘为中轴线,建街、临河与大街小巷平行,面街枕河则以水为屋。
然而,过去不再繁荣,曾经的老街也呈现出“老态”,古迹大多消亡,仅剩下南桥、悟真道院、中桥等处文保遗址。原本桥对桥、桥挑桥、弄对弄、庙对庙的特殊景致也很难看到。
林瑶走在曾经的古街,心里直感叹,时间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正在林瑶感叹之时,一个5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大爷挑着一担子石头从她身边走过。
“大爷,您挑一担子石头去哪儿呢?”
“家去,修园子哩。”
“是修园林吗?”
“是呀。”
“我能去看看吗?”
“可以可以。”
林瑶跟着大爷来到一处围好的园子,园子不足一亩,沿河柳堤,看起来风光还可以。东边是程典浜,向外通到陆慕最重要的河道元和塘。园子看起来还没修完,但是现场却没有一个工人。
“大爷,你要自己建园林呀。”
“是啊,去年才开始建的。”
大爷叫彭亮,是一个乡村中医,大爷看起来很亲切,像率性的邻家老顽童。他以一人之力开始自建园林。材料极简、低技术建造,不少是捡来的石块、红砖、植物。
在这个年代,物质极匮乏期自己建的园林,林瑶表示敬佩。
园子已初见雏形,跟着大爷一路游园,处处能读到园主人拙朴的巧思。水中小岛由碎石、废砖堆砌,桥面用的是水泥楼板,水景门灵动的起翘,似古,又有新意。
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点缀其间,而仔细看会发现,其中一座恰是碎石块垒筑。
苍松翠柏,金桂玉兰,天竺芭蕉,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参差错落。
“这园子里的石头和植物都是在外面捡的,花费不了多少钱,就是费力气。”
“大爷好厉害。”
“哈哈,不是一气呵成的,今天有空就做一点,没有材料了慢慢再弄一点。”
“大爷胸中有丘壑,有大山水格局。”林瑶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自己的园子嘛,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就是不够精致。像这个水泥花窗,自己设计样式,用做好的模子把图案挖掉,再拿水泥糊起来,等干透了就是一扇窗。”
“好看,有特色。”
“园子有名字吗?”
“有,我朋友起的名字,叫影园。”
“很好听。”
“嗯,我这个园子啊,就慢慢建,总有一天能建好的。”大爷摸了摸旁边的三角枫,看着眼前的园子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彩。
“你们喜欢逛园林呀,去西南边的木渎镇,那边园子多。”见林瑶对园林感兴趣,就跟她提议道。
“好的,谢谢大爷了。我相信以后你的园林一定是最棒的自建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