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你从山里走来18(2 / 2)
一个寨子出来的,从光屁股满山跑到人模人样。
赵天华说:“别多想,这只是黑核给我们的故事。”
亓越阳束起裤腿。
他的膝盖上,也纹了一条黑色的竖线。
在此之前,这条线从未出现过。
其他人身上也有,都在膝盖上。
他们的上一辈把这条线纹在了下巴。
亓越阳模糊地意识到,他们这些人,确实是带着某种目的来到陶家村的。
却不是为了所谓的“银子”。
只是发生了矿洞坍塌的意外,他们吸入毒气,脑部损伤,缺失了最关键的记忆。
而这段记忆必须来到这里才能恢复。
赵天华低声说:“你们看。”
手电光晃过。
一张微笑的女人脸,在门边,对他们显露出来。
妇人启门。
这是古代墓穴常见的一种壁上画。
在墓门上画出一个倚门微笑、或者飘然启门的女子。
柳眉长眼,身姿灵动,栩栩如生。
“好瘆人。”于文华评价。
他们试着推了推门,很重,弄不开。
赵天华忽然说:“我包里有炸药。”
“一直都背着,一小包。”
“我之前还以为我是个逃兵,”赵天华说,“但是又觉得奇怪,那么点量能做什么呢?”
炸不了多少东西,但是开个门够用了。
他们很快做了决定,先离开这里,记住路线,回去拿上工具,再来开门。
寻找出口的时候,亓越阳听见咯咯的笑声。
手电光再次扫过尘封的墓门。
女人的眼睛眯了起来,手的位置好像也变了。
赵天华最后确定:“这里是封闭的。”
“我们只能从这口水下去。”
范姜沛搓了搓手臂:“那就走吧。”
她太冷了,头也很痛,昏昏沉沉的,这个洞根本不适合活人久待。
于是四人跳了水。
亓越阳在前打头阵,憋着一股气,好不容易躲过了些许古怪的黑影。
他们从水里冒出头。
这时雨已经小了,漆黑的山林肃穆着,万佛窟就在眼前。
于文乐大喜:“太好了,我记得开井的位置就在这后头。”
“他们在那边盖了个小草房,”于文乐说,“可以去换身衣服,生个火。”
他们从水里爬出来,警惕着,并没有再遇到什么东西。
范姜沛问:“既然有屋子避雨,为什么还要我们半夜上来找他们?”
“刚才雨太大了,陶从担心家人,也情有可原。”赵天华说。
“而且,”亓越阳抬头,雨水开始停歇,云层后的月亮迫不及待露出来,“变冷了。”
非常、非常的冷,仿佛从盛夏即刻跨到寒冬。
陶从等人显然知道,这场莫名其妙的大雨会带来极端的天气变化,所以才对兄长的安危无比忧虑。
亓越阳想到了另一件事,“其实白天,村长有提醒过陶从,让他告诉那些人早点回来的。”
于文乐“哦”了一声,“那我们岂不是白跑一趟了,他们八成被困在半山腰了。”
万佛窟的每一个洞都黑乎乎的。
范姜沛有点怕了,催着几人用手电照一照。
惨白的光下,那些由泥和石构成的枯佛,乍一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异常。
只是……
姿势更生动了。
泥宿的脸,表情非常的鲜明。
不是悲悯,或者他们以为的蔑视。
而是痛苦、怨恨、近乎诅咒的恨意,在那一张张被封困的脸上,无比明显。
石佛在诅咒。
漫山的神佛,黑暗中,都是怨毒的神情。
“啊!”
于文乐被吓得后退。
他看见一座石佛前,趴着一个只剩半边身子的男人。
男人的脑袋被插进莲花座里。
只剩半边身子,还在奋力地扭动。
“好热啊……”
“好热,求求你们……”
“放过我吧……”
他说的是陶家村的方言。
亓越阳说:“不是人,别过去。”
于文乐咽了咽口水:“都这样了还能动,给我一拳我也不敢信他是人啊。”
几人屏住呼吸,又用手电扫了扫。
高处、远处的石窟里,也有其他千奇百怪的黑影。
其中一座石窟的最夸张,莲花座上的石佛呈卧倒状,身边密密麻麻挤满了挣扎的幽魂。
偶尔会有几个逃窜出来的黑影,竟然也没有靠近几人,而是跌跌撞撞,直接往山下奔去。
范姜沛问:“你们说,它们会进村吗?”
赵天华摇头:“我们没有在村里见过鬼。”
范姜沛说:“除了河里那三个。”
赵天华反问:“可她们也没有上过岸,对不对?”
“陶家村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神像,连严老二家里都会换贡品。”
赵天华说:“看来,他们信仰的山神确实有几分本事。可以让土地肥沃、作物茂盛,也可以阻止恶鬼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