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育人学院1(2 / 2)
生活虽然没多大难处,可小孩子读书就是个大难题了。小孩子们如果要读书,就要徒步十里地到临近的镇上学堂才有学念,学堂也提供住宿,只是费用太贵。
显然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很多母亲要在鸡鸣第一声时,就要喊孩子起床送他们去学堂,孩子们也只能带着干粮和冷饭在学堂吃,晚上再披星戴月的回家沾床既睡。这样的艰苦的环境下,鲜少有孩子能坚持下来。
因此陈是在选了袁村为皖州第一家育人学院时,我二话没说,批准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们可都是皖州的未来,大陆的未来呀!
马车弯弯绕绕,过了好无数条田埂大坝,又穿过了一片片果林,总算是到了袁村。
-
我才下马车,就看到陈是、贺桓桓、一片小孩子以及一些我不认识的成年人。
否否把我抱到轮椅上放我坐好,又在我腿上搭了条薄毯子,水王佳和任洛川默默的站到了我身侧。
陈是带着那一帮人快速走进,给我行了一个鞠躬礼,道:“家主,您来了。”
贺桓桓行了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礼:“陈家主好。”
那些不认识的人也跟着朝我行了一礼,连小孩子们都脆生生的喊了一声:“陈家主好。”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被一个中年妇人搀扶着老者,也颤颤巍巍的给我鞠了一躬,但听他开口说话还是很是清晰又条理的:“陈家主,可把您盼来了,您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我们村的孩子们以后就有书念了!”
陈是适时开口介绍:“家主,这位老者是袁村的村长。”
我立马明白了,点头微笑很有礼貌道:“村长您太客气了,同是皖州人,我该为这些孩子尽一份力的。”
“不愧是我们皖州的大家家主,这份胸襟哪是旁人能比的了的?我们袁村真是积了大德了,才能得陈家主青睐。”老村长说着,竟然抹了抹眼角的泪珠。
老年人就是这样,多愁善感,说落泪就落泪。
我尽量表情柔和道:“村长,您这样说可就真是折煞我了,造福皖州造福大陆是我们陈家人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孩子更是皖州的未来,大陆的未来。
我们这些做大人的,理应为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真心希望,我们建造的学堂能真正的帮助这些孩子学习。”
村长还要说话,却被陈是抢了话茬:“家主,您路途辛苦,一定累了。房间已经准备好了,您要休息一下吗?”
我伸手摸了下右腿,微微点头。
陈是立刻指挥起来:“来,两边的小同学们让让,空出一条路,让我们家家主走,她受伤了,小同学们多照顾照顾。”
那一群小孩子还就真听陈是的话,让开了一条空路,陈是和贺桓桓指引着推着轮椅的否否带着我们进了一个小院子。
这一问才知道,这小院子是村长家,村长知道我要来,特地把自己家腾了出来给我们住,他们自家人去了村民家借宿。有这么一出,我自然是要当面跟村长表示一下感谢。
-
一番洗漱后,我和水王佳换了身干净朴素的衣裳,也不擦粉描眉了,直接头发梳整齐就出门了。
在陈是和贺桓桓的指引下,认识了学堂聘请的两位教学先生,又认识村里乡里和镇里的几个能主事的人。
他们组成一个代表团,带着我们先参观了一番新建的学院,学院面积对于整个村庄来说已经算是很大了,前院里外五间大堂屋做教室,教室里座椅齐全,书本也都备齐了。
后院是两位先生的卧房和三间客房,院子里有个小操场,摆着几样简单的兵器,还有一口加了盖子的井。
整个学院可以说相当简陋了,但是围在门外的小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着黑溜溜的眼睛,一脸期待。
最大的孩子,有十一二三岁这样,与我弟弟一般的年纪。最小的孩子看着才四五岁,虽然穿着粗布麻衣,但是脸上却神采奕奕。他们身后的妇女们,也显得有些高兴。
村长喋喋不休的诉说着村里孩子求学条件艰苦的事,说到动情处,还要擦擦眼角的泪水,搀扶着他的中年妇人也就是她的儿媳连忙安慰他。
可以看得出来,这位老村长,是位好村长。
倒是陈是眨眨眼、抿抿嘴,不咋滴吭声了。
从他这个表情,我隐约间读出了不耐烦和无聊的意思。
贺桓桓也拿了手帕按了按鼻头,忍了一个呵欠。
“村长爷爷,村长爷爷,”学堂外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清脆的喊出声:“您这些话我们都听了两个月了,都听腻了,您怎么还说这些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