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最敦厚的人(1 / 2)
五人进入厅堂时,见丰书正襟危坐,丰武丰文是知道丰书的,见此情景,二话不说,当着无善三人的面便跪在地上,齐声对着丰书道:“孩儿知错。”
无善三人看到这里,一时摸不到头脑,进不得也退不得,想说话又不能说。
丰书却全然不顾三人,只对着跪在地上的丰武丰文问道:“错在何处?”
丰武想了想,大概是自己先前闯出厅堂的错,就先答道:“孩儿失仪。”丰书听到点了点头,让丰武起身。
丰文则想不到自己错在何处,便也含糊地道:“孩儿失仪。”丰书听了,知道丰文还没有意识到错在何处,但考虑到炎雅三人还在一边,就让丰文先起来。
丰文迟疑了下后起身,明白父亲看出自己不知错处了,但想到无善三人还在一边,也就不执意跪着。
丰书这时已站起身来,丰武丰文也退到两边,无善、修廉和炎雅就向丰书见礼,丰书却不马上回礼,一直围着三人转了两圈,这才回礼。
等无善三人抬起头来时,丰书观看三人的面色,见无善神色平静,修廉也面色如常,炎雅却是有些气哼哼的,一时心里就明了了些。
丰书像是在这时突然看到无善的佩剑,便开口赞道:“真是把好剑。”说完就伸出手想要去取来。
无善退后一步,对着丰书一拜之后道:“县尹见谅。此剑虽不是什么宝物,但于某有着特殊的意义,若是县尹执意要看,某自然解剑呈上,但县尹不问而取,恕在下不能答应。”
丰书听到这里,嘿嘿一笑道:“你也知我是权县的县尹,要看一个小民的佩剑又如何需要问询,我自是想取就取,那又怎样?”
丰武在一边,见到自己父亲一反平常随和谦恭的态度,变得傲慢无礼,咄咄逼人,就明白父亲是有意为之,想要试探无善三人。
丰文则想得更深一些,突然间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了。自己能够看出无善三人非同一般,父亲也能够看出来,自己将无善三人直接领进县庭,不是失仪,而是失举。自己只是出于自己的度量而将无善三人结为好友领进县庭,父亲作为县尹,所要考虑的自然要多些。这么看来,自己真是错了。
无善这时就反驳道:“县尹所言非也。我初至权都北门,就看到县尹在立木招贤,等到丰氏二公子到来,百姓都自发让路,面色恭谨而不拘束,显然是有所敬意。像是百姓称道的县尹,又如何能够做出现在这样的举动来呢?”
丰书一听哈哈大笑道:“道听途说的事,有所错误不足为怪。今日我就誓要拿了你的佩剑好好看看。”丰书说完又上前一步而来。
无善见丰书过来,不知丰书所说是真是假,刚要说些狠话,倒是炎雅抢先一步挡在无善身前,拔出腰间的短剑横着,对着见势止步的丰书大喊道:“世人都说知面而知人,知人却不知心,果然不错。百姓所传的权县县尹,如今是要强取他人之物么,你若再上前一步,我便让你知道剑刃冰寒刺骨的滋味。”
丰书倒真是惊住了,他一看到炎雅的面容,就知道不是中原人,如今自己为难那个少年,这个姑娘反倒先一步被激怒,不惜说出这样近乎于行刺的话来,只为那少年免遭进一步的羞辱。可是自己现在就陷进了进退两难之地,进是绝不能进了,退了便把自己的清名给毁了。
正在丰书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无善拉了拉炎雅的衣袖,炎雅会意,收了手中的短剑,但还是怒气冲冲盯着丰书。
一边的丰文知道事情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干脆就上前来,对着无善三人拜礼致歉,而后直接言明道:“无善勿怪。家父断然不是这样的人,只是因为我突然带着你们来到县庭,想来家父心中有所疑虑,这才出言试探一番,还请雅姑娘和修兄也不要介怀。”
炎雅听到,又退回到无善身后,修廉则在一边点了点头,随后无善向丰文回了一礼,又向丰书行了一礼道:“既是误会,丰二公子也已言明,哪里有责怪的道理呢。倒是小雅,因为维护着我,情急之下拔剑而出,还请县尹恕罪。”
丰书见此时丰文已经明白自己的用意,又听到无善的话,正是自己从两难之境走出来的时机,便对着丰文点了点头,而后向无善三人拜礼道:“我毕竟是一县的县尹,知道你们三人不同一般,所以才要试探一番,还请三位不要见怪。既然三位是文儿的朋友,就请坐下说话吧。”
无善此时都有些哭笑不得了。按着管事所说,丰书是昌国最敦厚之人,现在看来,商人的眼光到底是毒的。
接下来丰书仍旧居中而坐,无善三人就坐在左侧,而丰武丰文坐在右侧。
当丰文说到无善三人要在县庭暂住些时日的时候,丰书迟疑了下,最后还是笑着点头道:“既然是文儿的朋友,住些日子自然是无碍的。”
无善看到,知道丰书仍旧心有疑虑,就向丰书抱歉道:“多有搅扰了。实在是我们三人有个中情由,需要滞留昌国,而我们又是初来乍到,没有什么交友,幸而遇见丰二公子。”
丰书一听是有情由,知道无善三人不愿意说,便也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