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泰华(2 / 2)
如此喜讯,亦使洪毅眼前一亮,心中一鸣。一纸行政令立即由中央政府签发,由白令带回北境。公元七二九年元月,泰华国四海道正式成立,辖下北山、留归、北陆、库页四郡。
札幌,在虾夷语中为“大河川”之意,为夏邑同胞祖居之地,着合并出羽军府,成立札幌郡,一起归四海道统制。随着汉人移民的增多,带来了几个变化。一是经济结构逐渐按照洪毅设想,向农耕社会迅速转型,二是民族特色节日,也增多了起来。
按照老黄历,进了腊月,春节便日渐临近,这才是真正的一年伊始,就连洪毅内心,也是强烈认同。一幅幅春联,开始出现于市集,福字贴画,也流行起来。
此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少受汉唐文化影响,春节偶尔也过,只是并不隆重。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来界定一年之始,以前碍于物资有限,也仅仅是热闹一下,与平时也无甚差别。如今既是洪毅兴起,这春节当仁不让便是佳节之首,不仅如此,就连上元、清明、端午、仲秋、重阳也一并确立下来,一口气新规定了十多个节日,将这喜气洋洋的氛围,掀得一浪高过一浪。
就单说这春联,虽起源于五代时,西蜀宫廷里的联语桃符。但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此时,已然刊登在了光明月报新年首刊上。
天灾无情,在如此众多的汉族移民中,其实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大老粗,也有一些落魄的贵族地主。原以为北地荒芜,文化贫瘠,却不想如今的泰华,武盛文昌,丝毫不逊于大唐,不觉之间,竟是将无数人心,又聚得紧密了一些。
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吃”才是最大的事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每逢年关,对多数百姓来讲,未必尽是欢愉,更多像是关口。
得益于一年来垦荒开田的政策,和菜篮子工程的进展,今年家家户户,都尚有些余粮,政府下到乡镇坊里,又按人头发放了些许肉鱼荤腥。美味佳肴虽谈不上,但风靡雪国的饺子,倒是可以在大年夜,美美吃上一顿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的倭国平城京里,一群大和族装束的人们正百转愁肠。长宁和张火德见大家情切,也不忍太过苛责,晚饭时加了菜肴,上了好酒,众人齐聚一堂,也算宽慰思乡之情。
这近两月的时光,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重重。洪毅当初布置的大网,已悄然铺开,只等一点火星,便即燃爆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