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东北抗战 之 《木兰出关》(2 / 2)
巧嘴刘说的明朝抗倭故事,让刘茜魁感慨不已,别人都在为抗日做事情,自己却依旧沉浸在自家的那点儿事情上,既然找不出杀害丈夫的日本凶手,那就在战场上杀死更多的日本鬼子,古代不也有花木兰、穆桂英为国征战么?
可……刘茜魁知道自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艺人,扛枪打仗、在战场上杀日本人,只能是异想天开罢了,不过……巧嘴刘靠说书都能激励民众的抗日热情、鼓舞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呢?
刘茜魁顿觉热血澎湃、为夫报仇并不是梦了。
刘茜魁从小学戏,但她能在十一岁那年就名闻京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从不墨守成规,她会根据自己的嗓音修改唱腔、甚至是台词,却又不会对整部戏有不良影响、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积蓄的刘茜魁还请了一位前清举人、她的戏迷教她识文断字,有了一些文化基础后,刘茜魁又尝试着编写剧本,与其他所谓“文明戏”不同,她不写不是那种穿着旗袍、洋裙唱风花雪月的故事,而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京韵、却又是全新的一个故事,但因为她结婚,这些创作就都束之高阁了。
此刻,一出刘茜魁曾经演出过的剧目《代父征》中的花木兰,就正在刘茜魁的脑海里演绎一个新故事:
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北方镇守边防后,日本倭寇再次聚集起来入侵闽浙沿海,花木兰的哥哥不幸战死,花木兰组织剩下的乡勇、乡民共同抵御倭寇,她有勇有谋,诱敌深入、一举全歼了入侵的倭寇。
《木兰抗倭》!
刘茜魁之前编写的一个剧本、民族女英雄花木兰、当下日寇入侵东北、吴佩孚率领定威军东北抗日……这些要素加在一起,一部新编京剧《木兰抗倭》就初具雏形了。
刘茜魁用力挤出了人群,她的包车一直在外面等她,她让车夫马上把她送到郝紫萱府上去。
郝紫萱,大学副教授,着名文学家、剧作家、评论家、票友,与刘茜魁是亦师亦友的挚友,刘茜魁的突然造访让她挺意外,因为这两个月,刘茜魁不是独自在家垂泪、就是去三清观追忆逝去的夫君。
刘茜魁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郝紫萱,得到了她的积极响应和鼓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们边创作、边彩排,为此,刘茜魁还卖掉了自己在天津的一处宅院。
为了更加贴合现实情况、让民众更有感触,郝紫萱建议把战争发生的时空做一些改变,就用刘茜魁说的明军朝鲜抗倭为历史背景,让花木兰替父从军,以碧蹄馆之战作为主要故事情节,以花木兰以少胜多、扭转战局为故事的高潮。
郝紫萱的文学造诣极高,由她编写的整部戏文、台词,得到了刘茜魁她们的高度认可,最后连剧名也改为《木兰出关》了。
仅仅二十二天后,新编古装京剧《木兰出关》、就在西柳树井大街的《第一舞台》开始义演,刘茜魁宣布,除了场地费外、她和所有演员均为义演,收入全部捐给在东北抗战的定威军和其他各省抗日队伍。
《木兰出关》在《第一舞台》一天演两场、场场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