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1 / 2)
相比于几个研究员的愤愤不平,姜冬脸上没有明显的异样。
稍稍品味了一下罗一的话,给了手下几个研究员一个严厉的眼神。
转过头神态温和的对罗一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虽然说得很对,但做起来可不简单。”
罗一很清楚姜冬说的“不简单”,都包含了什么。索性直言道:“您其实很清楚高农残的危害,只是在缺乏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判断危害在可控范围之内。
同时觉得,如果执行过高的标准,种植成本就会跟着提上来,从而导致果品上市价过高。上市价高,意味着市场接受度降低,连带着会拖慢推广工作。”
“呵~”姜冬勉强笑了笑,罗一这话很有点扒人面皮的意思。
“草莓不是大米白面土豆茄子。是水果,一种非必要的消费品。三块五一斤也好,三五块钱一斤也罢,有钱的可以多买点,没钱的少买点。就算不吃,对民生也没有任何影响。
我认为,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的事。作为科研单位,在配合政府政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食品安全问题。
毕竟,他们不懂,你们懂!”
“现在涉及的农药品类和使用量都是经过专家论证过的,是能够保证果品安全的。”女研究员气呼呼的开口。
“比如烯酰吗啉和阿维菌素,安全性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另一名研究员插嘴。
“安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罗一纠正俩人的说法:“一些药物的有害成分会被植物吸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分解。
所以,用在生长周期较长的果蔬上没问题。
但草莓果实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从使用到采摘,达不到自行分解的时间。
一些药物使用后会挂在果蔬表面,但溶于水很容易洗净。草莓表面有仔,凹凸不平并存有大量缝隙,果肉软不受力,不利于清洗。
这两点因素造成一些原本安全的药物,用在草莓这种特定作物上,就不安全了。
还有一点,你们不懂种植户的心思……”
罗一面朝几名面色愤愤的研究员侃侃而谈:“我们的种植户普遍胆子很小,同时胆子也很大。他们会因为风险而会裹足不前,也会因为利润而胆大妄为。
我知道你们推广投入高风险大的草莓项目阻力很大,但你们也要知道,你们把标准订成1,种植户为了保证果苗能顺利长大,果子能顺利上市,就敢把标准放宽到1.5!2!甚至是3 !
种植户少的时候,你们能挨家挨户的看顾,将农药滥用的风险降到最低。
等种植户多起来后呢?
成百上千的种植户分布在上千平方公里的大港,你们每天挨家挨户的盯着?
等果子长成了,验出农残超标了,你们能拦得住上市吗?”
“……”
包括于维盛和姜冬在内,所有人都不吭声了。
于维盛跟草莓打了二十来年的交道,就算学历低,也绝对是实践方面的大拿。
而姜冬和跟她一起来的几个研究员,要么是领域内的专家,要么是学农林出身的。
可以说,随便挑出一个,相关知识储备都比罗一强出太多了。
但是,几个人却被罗一踏踏实实的上了一课。
罗一说的那些问题,其实完全在他们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其中关于种植户“心思”的部分,也符合他们对百姓的认知。
试想一下那种情况真的发生了,他们怎么阻止?
真要阻止上市,种植户的投资打了水漂。到时候就不是哭爹喊娘那么简单了,逼出人命的可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