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得,不得(2 / 2)
《与韩荆州书》中竟然写出了“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等阿谀谄媚的话来,可见他是多么渴望能被朝廷所用。
只是马屁拍的虽然好,但是这位韩荆州却没有举荐他入朝为官。让其十分郁闷,只能是到处游玩散心,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
有句话叫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李白四十岁的时候,终于被皇帝陛下所捡走。只可惜,李白以为皇帝会将他这块金子放在重要的,显眼的位置,却没想到仅仅只是翰林学士,每日的工作也不过是为皇帝以及贵妃写写诗以供取乐罢了。
一想到那日受到征辟,自己豪迈的说了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脸就火辣辣的疼。
其实想想也对,李白这块金子之所以发光,完全是因为他的诗才,而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治国韬略。
招来不让其写诗,还能作甚?皇帝是将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
而且能说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话的人,他就注定了做不了官。做官不说一定要两面三刀,但至少得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如同孩子一般心思都挂在脸上又如何混迹官场。
更绝的是,李白在觉得自己被埋没,不受重视之后,来了个“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狂妄、好酒、委屈、傲慢,难怪最后李白会被皇帝赐金放还。若换做别的皇帝,指不定就给李白安了个大不敬之罪,命都要收走,将之赶出京城的时候,哪还会给钱。
然而执念这个东西并不是不想就没有了的,尤其是当机会降临的时候。
安史之乱爆发,战火席卷了整个大唐,永王李璘拥兵自重,听说了李白的名气所以将之招入麾下,李白那个高兴啊,一口气就写了十几首来歌颂永王。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甚至于还写出这么一句: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这是一点儿政治头脑都没有,哪怕是拍马屁也没有找准马屁股,所以最后被马给蹬飞了。
永王李璘最后以谋逆罪论处,李白作为幕僚被流放“夜郎”。这个地方就十分有讲究了,因为有个成语叫夜郎自大。
李白啊李白,你虽有才气,却如同那夜郎一般自大的很。既是一般人,那就待在一处吧,想必聊得来。
夜郎的下场就是你李白的下场。
61岁,李白郁郁而终,到死他都想不通为什么朝廷不重用他,为什么这辈子只是个写诗的命。
明明我李白是这样的大才啊!
老天不公啊!
“今日方知我是我。”
李白在咽气那一刻说完这句话后,化作金光一道离开虚幻世界。
“见过道友。”
李白与吕秀才相视一笑进行分身之间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