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紫荆镇(1 / 2)
复阳市,得名与紫荆山有关。
相传古有一泥滩,背靠紫荆山,南傍御思河。山河之间渐渐演变,最后形成了一片平原。
山美水肥地沃衍。
时间一长,人便越积越多,渐渐此处成了集、造了市;越到后来,规模越大,就产生了一座城。
按照古人的说法,谓之“山南河左皆为阳”。人们便以“阳”为题;取“双阳城”为地名。
几百年来,屡遭战争洗礼,此城煊赫不再。
到近代,后人寄情于此城往日的繁盛;有心再铸辉煌。
于是,便以《庄子·齐物论》中,“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为警示。以告诫后人,不可自行封闭其心。
再者复阳也,有恢复生机之意。
“复”亦可释为“双”。
所以,便改“双”为“复”,将原先的“双阳城”,更名成了如今的“复阳市”。
至于紫荆镇,就在紫荆山。
是复阳市最主要的镇子之一。离复阳市仅有十多里路程。
镇子坐落于紫荆山南麓,主要是跟地理因素有关。
说到地理,就不得不说,纬度和温度是成反比的;北方纬度高,相应的气温就低;一到冬日,人们为了便于取暖;会想尽办法利用光照。
也正因此,北方靠山的城镇,多数都会建在南边的山坡上。
若沿主干道,从市里去镇上;离远了,看过去,会发现房屋之间;犬牙相制,错落有序。
倘或赶巧碰上做饭时,一副“炊烟袅袅烟气起,屋前屋后粮满地…”的画卷,会呈现在人眼前;倒也颇有几分诗意。
因为镇中心,要考虑市场因素;所以便选择建在更为宽阔平坦的山脚下。以此力求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与联结。
老应家几代人都生活在这个小镇上。
应望宗排行老二,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哥哥叫应望祖,要年长得多。在应望宗十几岁的时候,应望祖在镇政府就已经工作好多年;而且都是干部了。
妹妹叫应素秀,是家里的老疙瘩;古灵精怪的,常常惹祸捣蛋。
在那个长兄如父的年代,应望宗和应素秀俩人,都没少被坏脾气的哥哥收拾。
应望宗很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痛苦的记忆。
直到他读高小时,家里出现了变故,生活开始变得很拮据。经常一天下来,吃不上一顿饱饭。
彼时,应望宗为了充饥;要么会灌一肚子凉水,要么就去河滩里挖草根。
营养跟不上,身体又处在发育阶段,对身高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是终身的。
当年,国家恰逢搞建设,需要大量技工。便将建设技工学校,纳入国家计划。为促进技工学校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明确由劳动部主管,依托行业企业办校;并制定了《技工学校暂行办法》等规章,鼓励发展技工学校。
于是,为了响应号召,也为了能尽早步入社会;应望宗选择了锻工专业。
到后来,因为家里条件艰苦,撑到初中毕业,应望宗就不读了。
那个年代,读书识字的人不多。作为技术人才的应望宗,也算“高知”了。
当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国知青都去了农村。应望宗不在下乡之列,而是另有更重要的任务;支援大三线的建设。
这是好事,相比于其他青年,算是吃香的了。
可等他知道自己要去的目的地,是大西北后;应望宗就有些不高兴了。
他不想去甘肃。
不知道听谁说,那里很穷;不仅穷,而且环境还很恶劣。
没水,不长庄稼,风沙还大;出去一趟,再回来,往耳朵里一抠,全是土。
他不想去,他想去大连;那里不仅离家近,条件也好。因此,他便不断申诉;只可惜,没能如愿。
组织上不应诉,那就脱离组织。
应望宗最终都没去大西北,他留在了复阳。
在这座生养他的城市,放弃了锻工;成为了一名国营公司的木工。
一年后,应望宗十七岁;已经是个半大小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