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港片:纵横天下 > 第626章 内地的局势

第626章 内地的局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心跳陷阱  开局一耳光她反手搬空渣爹保险箱  乡野小刁医  我修仙者,开局帮大蜜蜜看病  重生1988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样  快穿之拯救悲惨女配  我遇到一个很像你的人  该霸气,就护短的团宠小公主  我以我血荐轩辕  有没有可能,他不是雷奥尼克斯! 

这是什么意思,早上和下午有区别吗?

那人又说了,因为我定了一个洗衣机,是后年的下午来。

这个笑话,其实就是讽刺计划经济的死板。

买得起的人很多,买得到却很困难。

没办法,因为计划经济是数据性的。

简单来说:

今年冰箱能卖5000台。

那行,我们今年就产5000,多一台都不产。

拿到今年数据,发现有钱人多了,5000不够卖了,需要6000。

行,明年开始,指标6000。

看出什么了吗?

其实就是滞后性。

它不会像私人企业,好卖我就多多生产,不好卖的,我就不生产了。

它是完全计划好的东西,不能变的。

计委根据去年的数据,决定好今年的计划,总会慢一拍。

可厂长吧,你还不能乱来。

你多产就是抗命,抗命就是要命。

这也是造成大家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最大原因。

但对于内陆的人来说,他们感受不到这一点。

原因也很现实:

比如云贵川地区,路况那叫一个差呀,很多地方还要走小道。

大多数人是种地的,不会做生意,也不觉得能做生意。

首先,他们生产出的东西,运都运不出去,这让他们怎么卖?

方圆几十里,家家户户都有你那些东西,根本没人买你的。

再者,很多原料也运不进去,他们没原料,就产不出东西。

买不方便,卖不方便,哪哪儿都不方便。

反倒是计划经济,他们觉得过得去。

我们华人老百姓,历来很朴实。

过得去,在大多数人看来,那就行了。

改成市场经济后,以后产出自己找地方卖。

原料也得自己去找,组织不再下发。

在很多人看来,根本是不现实的。

还是那句话:

现实问题。

也不用说谁高瞻远瞩,谁鼠目寸光,其实就是地域特色。

沿海地区懂得做生意,知道能发财,支持改。

内陆地区,一辈子都出不去,路不通,没办法,只想要活下去。

我们的国家太大太大,人口太多太多,一些地方太偏太穷。

计划经济下,大家还有口饭吃。

改了的话,大家伙怕没饭吃。

所以改革一直进行很困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动,都一度停滞。

而强耀集团的巨大成功,立马被拿来作为改革的成功案例。

沿海地区,无不推崇备至。

对比很明显。

首先,强耀集团买原料,都比别的厂子出价高。

以前,你是这个厂长,我是那个厂长。

我们都是组织上的人,很多东西不用那么计较。

少一点也行,写个报告就行了。

但强耀这边,加价的风格,完全市场经济的表现,让很多原料厂都得到好处。

而后,强耀招工。

厂子工人的工钱,比其他工厂高一些,而且还有效益奖金。

一句话,你别闲着,有空就干。

反正你产出一个东西,都给你记下来,月底有奖金。

在强耀干过几个月的工人,无不发现,自己收入比家人高几倍。

这,可就让吃惯大锅饭的工人们兴奋了。

其实大部分国人都是勤劳肯干的,架不住哪儿都有懒汉啊。

以前吃大锅饭,一个厂子任务,大家一起弄。

你少做都没关系,反正算集体的。

这就造成,一些做得多的工人,其实心里是憋屈的。

你想啊,别人一天干半个小时,回家泡病号了。

你一天干10个小时,累得跟孙子似的。

月底拿工资,却一模一样。

这种情况,你想得通吗?

但没办法,大锅饭就是那样,很容易养出懒汉。

大伙儿平时聊天,都不是说谁最能干,而是聊怎么偷懒。

干得多的,当你是个大傻子。

而且劳模这些东西,都有得商量。

毕竟,这会儿80年代了,人们不再像6、70年代那么单纯。

再看强耀这边呢,是绩效工作制度。

这种制度,坦白讲,也是一种资本制度。

但不资本,又回到原来的问题:

大锅饭,太多人偷懒,太多人付出却没收到回报。

这也是不公平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硬撩!强宠!被京圈大佬掐腰诱哄 人生激荡四十年 00后守山人:我真不是特效主播 豪门寡妇被当对照组后躺平了 军旅:瞎眼五年,我成了特战教父 娱乐:一首奇迹再现,我成了传奇 直播投资,带粉丝横扫全球 重生:开局败光姐姐的小金库 神豪:从一元秒杀股份开始 镇国龙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