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 乡亲求助(2 / 2)
这牛大爷,张大爷对贾玉芳很不错,也是源于他们跟贾玉芳的老爹有些渊源。
“大叔,我对不起你们,应该过年前回去一趟,否则也不至于让你们冻成这样。”
两个老人的手背上全是冻疮,让人触目惊心。
“我们知道,你也是刚缓过劲来,不忍心过来……”
牛大爷和张大爷其实想等贾玉芳和杨平十五回村送灯的时候,说道说道家里的困境和无奈。
不料,孙长喜昨天上门做他们的工作,两位老人这才赶了过来。
牛大爷的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外县的倒插门女婿,一个四十多了还是光棍,去年在砖窑厂塌方差点死在里面,至今还在床上躺着。
张大爷家更惨,一个闺女出嫁了,两个儿子被人贩子拐走了,至今没有音讯。
闺女虽然孝顺,但毕竟是嫁出去了,再加上本身也不富裕,所以就不能时时照顾娘家,以至于大年三十,张大爷还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然后灌一口热水。
这可是参加过海淮战役的老兵,只是因为无法证明自身身份,所以并没有享受应有的待遇,但老人家却是一辈子无怨无悔。
许大彪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他的事情恐怕是黄了。
起身要出去,把空间留给宝洼村的长辈们。
杨平目光一闪,说了句:许大叔,中午在家里吃饭,您的事情,吃完饭再说。
“好。”
许大彪说完,虎目一下涌出泪水,一是激动开心,二是因为宝洼村长辈的惨状而难受的落泪。
孙长喜见杨平如此对许大彪说,心里腾一下燃起了希望。
“平娃,你的这些大爷们都是苦怕了……”
张大爷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
隐含的意思就是:大爷们,并不是那种见了孙子辈刚有点出息,就迫不及待,杀鸡取卵之辈。………”
屋子里的老人都是有智慧的,此番过来,他们觉得,很是唐突。
杨平上学的时候,尽管这些老人没有钱,但一个窝头,一个鸡蛋,一颗糖,没少接济杨平。
然而,这些往事,是大爷们最不愿意提起的,唯恐杨平错误理解成,我们以前帮助过你,现在就该你报恩的时候。
施恩不图报,是上一辈绝大部分老人的宝贵品格,若非他们实在是苦怕了,若非孙长喜给他们下跪哀求,若非在知道杨平家真正好了起来,甚至还评选为县里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他们不会来的,孙子有本事,那就不要给孙子增加负担,让他轻装上阵,自由翱翔。
这一点,杨平是在二十九岁结婚一周年时候,回到家乡祭祖,才深深体会到的。
那时候的张大爷,牛大爷,也就是98年,他们的生活依旧在贫困线以下。
当时杨平主动掏出费用,送两位老人进了县养老院,并为张大爷的身份证明积极奔走,终于在99年的时候,拿到了身份证明文件,但那时的张大爷已经处在弥留之际,第二天与世长辞了。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杨平不是不想早点回去,只是自己家里刚刚稳定,老爹的问题刚刚解决,县里的布局刚刚展开,他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让这些老人们有个永久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