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封锁朱仙镇(1 / 2)
宋太宗时,凿河引水,将新河改道汇入汴河。
当时不过还是个村驿的朱仙驿,就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
因河道改道后,朱仙驿便紧邻汴河,水陆运输发达,慢慢的便汇集了大量人口,由驿变村,由村变镇,到了宋徽宗时期,朱仙镇成了拱卫汴梁城的重镇之一。
镇上人口一万余人(查史料后,当时朱仙镇有一万多的人口,前面写成了三万,已改),大半人口务农,靠着平坦肥沃的土地,加上灌溉的便利,收成还算不错!
另有一些人以小手工业为生,铁匠铺居多,平日里做些农具,也接禁军营里的兵器修补的活计。
剩下的一些脑子活络的,经常往返在汴梁城和朱仙镇之间,带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前往汴梁城外城坊间售卖,幸好当时没有城管,所以他们日子过的还算滋润。
刘三狗便是其中一个!
之所以叫刘三狗,并不是父母不识字,不会起名字,像元朝末年的百姓一样,文盲率极高!只能以数字取名,比如朱重三、朱重七和朱重八。
刘三狗之所以叫刘三狗,是因为他家里养了三只狗,还全是名贵的拂箖犬。
刘三狗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自己并不太喜欢狗,狗对他而言,只是个看家护院的玩意,但是朱仙镇上有禁军驻扎,社会治安并不乱,看家护院没有必要!
前些年,刘三狗娶了一个老婆,据说是汴梁城里一个富户人家的小妾,和离后不知怎么地就嫁到了朱仙镇,给刘三狗做了老婆。刘三狗对这个面容姣好的老婆可稀罕了,便投其所好,养了三只狗!
毕竟人家当年在富户人家,不是遛狗就是逗猫,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娘子不是?
谁知道三只拂箖接回家后,这老婆每日里只抱着三只狗睡觉,刘三狗想上个床,都是极难的!
于是镇上的邻里邻居,嘲笑刘三狗不如狗,这才给他起了个外号!
刘三狗也不介意,只要自家娘子开心,自己不如狗又怎么样呢?
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不错,刘三狗挑着竹筐,装着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准备去一趟汴梁城里售卖,顺便帮娘子打听一下,最近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硅藻泥面膜,若是能搞一罐回来,想必是能在床上睡几天的!
走到朱仙镇东门时,发现城门紧闭。
绕到北门后,就看见一群跟他一样准备去汴梁城的小贩被禁军拦在城门内,不许出城。
“朝廷有令,朱仙镇里有辽国细作,抓到之前,只进不出!”
一个大头兵,站在城门前扯着嗓子喊叫。
围在城门口的百姓却并不买账,吵吵嚷嚷。
“抓细作只管抓就好了,我们又不是细作,凭什么不让我们出城?”
“就是,这新鲜的瓜果蔬菜,再不挑出去卖,都要烂了!”
“军爷,您就行行好,放我们出去吧,一家老小等着吃饭呢!”
大头兵并不理他们,还是扯着嗓子喊叫:“朝廷有令,朱仙镇里有辽国细作,抓到之前,只进不出!”
刘三狗想起以前在汴梁城的瓦子里,听说书先生讲过,辽人凶狠残暴,无恶不作!
刘三狗对此深信不疑!
又想到自己不能讨娘子欢心,这些天又得睡偏房了,心中虽然不悦,但是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老实人,朝廷这样做,自然有朝廷的道理,还不是因为要保护朱仙镇的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