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墨家传人(2 / 2)
“工匠已经造了十门火炮,但堪用的只有五门,其余的不合格,试射时就炸了三门,还损伤好几个甲士。”孔明道。
“看来工艺还是不过关,不知工匠现在所造之火炮用的是铁还是铜?”刘强问道。
“铜乃铸钱币所用,我们只能用生铁铸炮。”孔明答道。
青铜冶炼技术在当时还是处于较高水平的,但冶铁技术就有所欠缺了。
如果在以前,炸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但现在刘强这个穿越者来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路聊着,不觉就到了兵器坊。
这里建起了整齐有序的各式房屋,大大小小的作坊,其内部分工之细,分为木作、漆作、马甲作、大弩作、鞍作、剑作、器械作、皮甲作、火器作等共五十一作。
火器作坊,其内部又分为十一作,即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金火作、大小木作、大小炉作、皮作、麻作和窟子作。
其它作坊也几乎都是分工协作进行生产的,而且是“人各占一能”。
这种兵器作坊内部的细密分工,是蜀汉军工手工业取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孔明不但精于军务,对器械制造也颇有研究。
这妥妥的就是流水线生产,效率极高,而且能够控制质量,降低成本。
走进里面,只见工匠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光着膀子,火红的炭火映照着他们的面庞。
见丞相与川越将军一齐到来,工匠们放下手中的活,欲拱手行礼。孔明挥手让他们免礼,边走边给刘强介绍各个工序。
“如果用青铜铸造火炮,那炸膛的危险就小了很多。”刘强道。
“可惜铜都用来铸钱币了,现在我们财政紧张,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铜拿来铸炮。”孔明深知国内的经济状况,就是那五铢钱,也是越造越小了。
“有五门堪用的火炮,那也差不多可以将就着用,注意每次使用的药量,再就是把内膛抛光,发射完后及时用醋清洗内膛。”刘强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知识,提出了使用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孔明听了,赶紧叫了一个工匠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衣服被烫了好些洞的汉子走了过来,拱手道:“丞相有何吩咐?”
“这位是我们兵器坊的墨迪墨大师,墨家传人。”孔明先向刘强介绍起了这汉子的身份,接着又说道:“墨大师,这就是我们大汉的福星,川越将军!”
一听是墨家传人,刘强赶忙拱手道:“见过墨大师!”
墨家乃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不但在哲学领域颇有建树,而且在科技领域方面,他们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墨翟在做学术之前,本身就是一名工匠,甚至他在工匠上的造诣,完全不输给技艺巧夺天工的鲁班。
作为一个小生产者,墨翟提出了“兼爱”“非攻”这样的思想。
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墨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只在故纸堆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现在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墨家的传人,刘强心里是十分震撼的!
川越神仙的名号墨迪早有耳闻,今日得以一睹真容,墨迪两眼放光,拱手躬身道:“久闻川越将军神通广大,术法通天,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呵呵,那都是谬赞,墨大师身怀墨家神技,才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大国工匠!”刘强也听说过墨家机关术啥的,那真的是精巧绝伦巧夺天工的存在。
孔明见二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开口说道:“二位都是我大汉不可多得的福星,现在火炮研制到了关键时刻,不妨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改进这火炮技术吧。”
三人来到一处石头堆砌的院子,那是墨迪研究技术并日常起居的地方,里面摆满了各种器具,桌面上铺着画有草图的草纸,地上还有些陶瓷罐子。
这分明就是一个实验室,人进去连个坐塌都没有,可见墨迪对技术研究是充满热忱的。
好在有助手过来收拾桌面,腾出来一个空间,奉上茶才出去。
三人就这样坐在榻上,刘强拿出手机,打开下载好的资料,找到关于火炮技术的文件,把里面铸炮的技术一一说来。
墨迪看到刘强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还不断地显示不同的画面,心里就震撼无比:果然是神仙,随身带的就是一个藏书阁。
拿起纸笔把刘强说的工序记了下来,有不明白的就虚心请教。
刘强还把图纸画了出来,远程炮,近战炮,实心炮,散弹炮,针对不同的作战需求,该用哪种火炮,都详细地标记清楚。
“最关键的是你们铸炮的材料,一定要达到标准,尽力避免沙眼气泡,否则就会有炸膛的危险。”
“多做实验,不可急于求成。”
“火药要定装,不可或多或少。”
墨迪不住地点头,在刘强面前就像个徒弟一般,表示谨记川越将军的教导。
孔明也是一个技术大咖,听了刘强说的先进铸炮工艺,不住地颔首、微笑,做沉思状,时而抚掌,时而说妙,妙哉。
不觉已到日落,三人才结束这次科学上的探讨,或者说才聆听完刘强的科技讲座。
在回去的路上,刘强建议孔明把这些火器技术列为最高机密,严加防范,不得外泄。
孔明何其智慧的人,说自己已经做好了保密工作,外人是无法窥探这些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