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建造地窖(2 / 2)
慕荷准备剩余的土豆挖个地窖储存起来,毕竟洞内的温度过高,土豆保存不了太久,很快就会腐烂掉。
她里里外外考察了一下山洞外的位置,发现只有左侧岩石的最边缘那里合适。那里背风向阳,而且地势干燥,离溪水边也比较远。
慕荷用草木灰撒出地窖口的标识,然后用锄头顺着画好的标识开挖。
大约三个小时后,一个直径大约2米左右,深度4米左右的地窖就成型了。慕荷在地窖的边缘又修出来一些小坑,方便以后上下进出取物。
整个地窖口的大小正好能容得一位人的体型。慕荷把干茅草扎束点燃,沿着地窖的周围,以烟火熏了几圈,将地窖里外消毒灭菌,减少以后的虫害。
接着她用做好的茅草扫把,把地窖里面打扫干净,撒上了一层草木灰,这才从窖里爬出来。
又用锄头把地窖周围低的地势挖了一条小沟,通到溪水处。这样以后下雨,雨水可以顺着沟壑流到溪水中。
慕荷又去收集了一些茅草,编织了一个厚的草帘子当做盖板。
做好一切后,时间也来到了中午,慕荷简单地吃了个竹笋炒木耳,又扛着小锄头接着干活。
她用锄头把左侧剩余的土壤全部翻耕了一次,将深层的土壤翻在上面晾晒,原先的表土则埋入地下。
然后将大的土块捣碎,接着慕荷用一些竹子、茅草绳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耙子,用耙子理出一块一块的菜畦。
擦了把汗,坐在溪水边大石块上休息了一会,慕荷看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她又提着深的提娄去谷外查看一下渔网。
渔网里这次正好捕到了八条鱼,她把鱼扔进竹篓里,看竹篓还未满,接着再周边范围内挖起了野菜。
等提篓满了后,慕荷顺着溪流的方向回去。
在水边她发现了一片野草,这种野草长年长在农村的水沟边,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细长植物。它的学名叫做“灯芯草”,人们也喜欢叫它“水灯芯”。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时候没有电,也没有廉价的棉线当蜡烛芯,灯芯草这种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蜡烛芯来源。
她收割了一大把灯草芯回去,将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接着处理带回来的鱼和摘取野菜。弄好后,慕荷将昨天带回来的车前草用干净的木头在大石块上捣烂,轻轻地涂在肩膀的伤口处。
黑夜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了。
慕荷回到洞内,做了个清炒土豆丝。
她先把两个土豆丝去皮切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把芦子叶洗干净。
将土豆丝倒入锅中,煸炒,加入盐、芦子叶,又翻炒了一会出锅。
两个土豆丝做了满满一碗,但是累了一天的慕荷觉得这点食物完全不够填饱肚子。她又将一条肥鱼串在树枝上,放在火堆上烤。
一边吃着土豆丝,她一边计划着明天去将收集的松脂弄回来,现在灯芯有了,终于可以做蜡烛了,晚上不用拿着火堆里燃烧的木棍照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