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兴水利(2 / 2)
何杨摆手让大家别紧盯着他,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无需在意他是否在这里。
刘洪将何杨带到水潭边上,向他讲述道:“公子,我们准备从这里开挖一条沟渠下山,用于灌溉村子的土地。”
何杨跟着刘洪来到水潭边上,静静的站着。
环顾四周,观察着附近环境。
只见这个水潭,因其上面的瀑布不断冲刷,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水潭。
试着抛下一块石头,通过溅起水花判断,此水潭边缘深度至少在5米以上,中心深度和瀑布下方深度则不得而知。
观其面积至少有平方左右,嘴里说是水潭,但其规模面积,已经算得上一个小型湖泊了。
刘洪见何杨默不作声,也不敢上前打扰。
站在一旁等待何杨缓过神来后,刘洪这才上前将自己的打算进行汇报。
按照刘洪的计划。
第一步,先把水潭四周的杂物、树木进行清理。在此处建设一个临时的营地,方便大家休整和存放工具。
第二步,便是根据地形,分标段组织开挖。由于工程量十分巨大,且山里地质多以岩石为主,故要开垦好这条水渠,其建设周期估计会很长。初步估算,可能要耗费至少半年时间。
何杨点点头,没有回应刘洪。只是在听完汇报后,结合周围的环境,在脑海里默默的思考,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目前天机河依托终南山的走势,自水潭起由南向北流淌,途经天机谷后,一路向北最终汇入长安八水之一的潏河。
原本打算,新修的灌溉渠,从山上高处,自东向西进行挖掘,与天机河呈“丁”字型。
可在看到水潭的实际情况,何杨觉得这里既然有这么大的水容量,只修建一条灌溉渠就显得十分可惜。
于是果断否定了最初的想法,准备提高修建标准,准备将灌溉渠改造成为集水利、灌溉、发电、饮水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水渠。
虽然水渠整体方案要进行修订,但水渠的主线流向不作调整,依旧从这里开始,一路挖掘到村子背后。
按照最早的规划,只是修建一条到村里的灌溉渠,通过在源头修建水闸的方式,控制水渠的水量,以及灌溉用水的水量。
但现何杨考虑再三后,将此方案修改。
原灌溉渠继续修建,只是修建长度,要从村尾继续修建,直至将其接入长安八水之一的滈水。
而村里农田需要的灌溉用水,则是在农田灌溉渠与灌溉渠主线,接驳口之处设置闸门,通过水闸来控制农田实际用水量。
至于多余的水量,沿着后面增加的河道,排入滈水。
在修建长度增加的同时,其建造宽度也同步加宽,从原设计的2米宽,增加到5米宽。
个别落差较大,水流湍急的位置增设了水坝,用于后续安装水利涡轮式发电设备。
当然,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还要同步兴建其他水利设施。通过利用水流动能,推动一些设备。
初期先行修建水利磨坊,方便村民研磨食物。中期则修建水利锻锤等工业设备,为后续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在主线流经村子附近后,还要找个地方,兴建多个水锤泵(一种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设备,详见水锤效应),通过水锤效应,将河流的水抽到村子里。
届时,在整个灌溉渠通水之后,只要在村里修建几座大型的水塔。便可通过水锤泵将水抽到水塔里,再通过连通器的原理,便能实现自来水自由。
此时,何杨从现代带来的太阳能热水器,便可以投入使用。
有道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技术落后的大唐,要兴修如此庞大水利工程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在提高建设标准之后,施工难度更是直线上升。
而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以及工程量,便是在重崇山峻岭之间,开凿通水的沟渠。
不过好的是,何杨尚有解决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要想提高开山劈石的效率,其最好的办法无外乎是使用炸药。
其次是使用大型机械。
最后,也是最没有效率的办法,就是使用大量人工开凿。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炸药何杨手里很多,但这些炸药,只有阿道夫和何杨会使用。
想要使用炸药开山劈石,要么何杨抽时间过来安装和引爆,要么就是安排人员将阿道夫抬上来,指导村民安装和引爆。
大型工程机械,何杨这次并没有带来,故此使用机械开凿的想法可以直接否决。
人工问题到是很好解决,目前村外没有找到工作的流民还不少,虽然大多都是留守家中的妇女和长者,但真要招聘他们来干活,估计也是一呼百应。
综合考虑一番,何杨还是决定让刘洪再找点人来帮忙,虽然只是一段时间的临时工作,但能够给村民带来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使用炸药开山也要同步进行。
目前只能暂时辛苦阿道夫上山指导,不过何杨准备让他在保卫部中,培养一个徒弟。
在教导其使用炸药,能够独立安装和引爆炸药后,阿道夫便可不到山上进行指导。
相信双管齐下,这条二三十公里的灌溉渠很快就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