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歃血为盟~下里巴人(1 / 2)
“兄台说的好,人这一辈子,运气不可能一直有的,老天爷忙得很,也不会一直照顾你对你开恩的。就说这个吴起吧,他就是不长记性,好不容易从魏国亡命到了楚国,可他还是不思隐姓埋名、善终余生,却又撺掇着楚王打起了楚国贵族的主意。那些人,可都是手握重权、势力庞大的贵族,不是普通老百姓。结果可想而知,就在楚王刚死,尸骨未寒之际,吴起就被贵族们射成了刺猬!!!唏嘘……哀哉……这样的事例简直是太多了!这些惨痛的教训,还不够我们一众仕子——警醒和悔悟的吗?!”
“是是是...成就万世不朽功勋,辅佐帝王争霸天下好是好,就是往往不得善终这一点——很讨厌。”
“是啊……是啊,谁又真的愿意,不得好死呢?!”
“兄台虽然说得是事实,但是人生固有一死,怎样死还不是死吗?!到头来尘归尘,土归土的,都变成了粪土而已...这样看来,对于生而带来的一副臭皮囊来说,结局又都是一样的!可是这里有一个重点,如果这个人生前可以成就大功业,做出了大贡献,那么即使他死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老百姓一清二楚,所以就会一直记着他,史官们也会记载他们的功业,民间的书生们更会歌颂他们的美名,这样就能青史留名、永传后世了。”
“兄台说的极是,人活一世,可以做到青史留名,也不枉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上一遭了!”
“有道理... ...怎么死还不是个死吗,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男子汉大丈夫的,怕个球啊?!”
... ...
大家乱哄哄的一通议论之后,眼看也没有了新的主张出炉,吕不韦抓紧时机,开始了自己的论点陈述。
“各位仕子... ...各位仕子... ...不韦有话说。”
“好,吕兄但说。”
“谢各位。”吕不韦向着众人略施一礼后说道:“不韦窃以为,仕子从商,当是另一种上佳选择,是这个大争时代的最佳行业!”
“啊——这怎么能行?!我等饱学之士,怎能去贪图利益,而放弃对至贤至圣的追求呢?!”
“士农工商,商者,末流也,我等士子,怎可图之!”
... ...
在一片的讨伐声中,吕不韦抗住压力,开始反驳道:“各位,大家不要看不起商人,前有楚人陶朱公,从越国弃官从商,成为巨富福泽后世,后有洛阳白圭从商,也是造就了一代商业传奇。他们在从商之前,可都是名臣啊!再者,就是将来真的天下一统了,国家想要富足,百货想要流通,统统也离不开商人。”
“这个... ...”
众人被吕不韦驳斥的无言以对,一时沉默。吕不韦则看准时机,巩固他的论点。
吕不韦接着说道:“我本为商家后裔,也是卫国士子,下面,我就给各位士子同仁们,分享一下我家族百年来的经商见闻,大家可愿意听否?”
“好,吕兄说说看。”
来此“不羡仙”酒楼的,多数都为图一个乐,有免费的故事可以听,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众士子不再端着文人的节操不放,纷纷走下神坛,去沾惹红尘了。
吕不韦很高兴能够有如此多士子的响应,于是兴奋之余,话语也更是精彩了几分。他说道:“纵观天下列国,燕国:地处东北偏僻之地,但盛产于燕国北部的杏、梅等果品,以及蝎角、白金、燕石却被中原之地的民众所喜爱,还有产于燕国的燕脂,如果能够运送到中原,可以价比黄金。
再看齐国:有漆和丝织品,以及海盐、珍珠、各类海货、奇石,都是很好的贸易品;而且齐国土壤肥沃人力充足,种植粮食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历史上,赵国就有好几次向齐国借粮的故事。
南边的楚国:地域实在广大,所产特产也是最多的。砮、磬、熊、罴、狐狸等各种野生动物,瑶琨(美玉)、齿、革、羽毛等动物制品,橘、柚等水果,各种木材、石制品、野山菌,还有璆(美玉)、丹(丹砂)玑组(穿珠的丝带)等价值连城的物品,其价值直接高过黄金。
近邻韩国:韩国多山,五谷所生,非麦而豆。但多山,也意味着多矿,最重要的就是铁矿了。韩国的铁矿不仅多,而且质量高,韩国出产的兵器与楚国齐名,而且韩国处于天下之脊,是重要的财货集散地区,其地理位置仅次于陶宋与魏国,是列国中最强的炼铁聚集地。
中原腹地的魏国:处于中原核心区,土地肥沃人口充足,和齐国一样适合种植粮食。魏国还坐拥盐铁两大重要的物资,其池盐煮造和冶铁工艺非常发达。而且魏国还盛产纺织品,漆器这些重要的大宗物资,以上特点使得魏国成为列国之中最大的商业强国,前面说到的洛阳人白圭,就是在魏国发的家。
再看我们所在之地的赵国:‘田畜而事蚕’,畜牧业和养蚕业非常发达,所以赵国的骑兵是列国之中最强的。
最后说说秦国:秦川沃土千里,天下闻名,土壤甚至比魏齐之地还要肥沃。秦地铁矿众多,炼铁工艺也很发达。不过,秦国重农轻商,除了巴蜀盛产丹砂之外,实在就没有其他的特产可以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