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守尸人(1 / 1)
古时候有一种特殊职业被称作“守尸人”。这些人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看护尸体。他们看守的是那些上吊或者投河而死,暂时没有人认领的尸体。为什么需要守尸体呢?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尸体“走失”。人们担心这些尸体会不安分地四处游荡,所以特地派人整夜看守,直到家人前来认领,进行合适的葬礼安排。
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守尸人”中,村里人称他为老王。这份守尸的工作从老王的祖辈就传承下来,历经多代才传到老王这里。某一天,村头的小河边,有个外地人在一棵歪脖大柳树上吊死了,他是个年轻的书生,大约20多岁。村民猜测,可能是因为这次的乡试没能通过,所以一时心情沮丧,选择了寻短见。村民对这个年轻的吊死者并不认识,也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因此,他们决定先让老王守护尸体,同时派人前往附近的村子打听消息。一旦找到了他的家人,就可以为他进行合适的安葬仪式。
那个夜晚,老王独自坐在年轻人吊死的柳树旁边。一张小圆桌,一个方木凳,一壶小酒,以及几碟小菜,这些都是老王准备好的“工具”。他既为了御寒,又为了保持清醒。因为作为守尸人,他需要整夜保持清醒,一直守护尸体,直到天亮。
老王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开始感到有点瞌睡。因为他昨晚与邻乡的几人一起赌色子,运气不好,输了一些银子。他整夜未眠,白天又因此郁闷,本想再找那几人赌一把,赢回输掉的银子,以及一些买酒菜的钱。但是,那些人都很狡猾,没有给老王赢回本钱的机会,都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愿再继续赌博。
老王独自喝着闷酒,看着年轻人的尸体,自言自语地说道:“唉,这年轻人真是年纪轻轻,为何要选择自杀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年没有成功,明年还有机会啊。年轻人啊,总是想不通。”老王摇了摇头,随意地又喝了一杯酒,打了个呵欠。他觉得自己的眼皮越来越重,仿佛有千斤之重,睡意也越来越浓。老王实在坚持不住了,想要稍微打个盹,但又怕尸体自己“走掉”。于是,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截熏香,点燃后插在书生的衣袖上。这样一来,一旦尸体离开原位,熏香会发出亮光,在黑夜中格外显眼。一旦看到亮光移动,老王立即就能察觉,并且运用家传的技巧将“诈尸”的尸体重新抓回来。
老王完成了这些准备,又挺了一小会儿,确保熏香还在燃烧,没有熄灭。然后他将手扶在桌子上,闭上眼睛,开始在桌子上打盹。
夜晚十分静谧,河边的小路上,一个醉醺醺的汉子摇摇晃晃地朝着老王的方向走来。由于夜色黑暗,他没有注意到柳树上吊着一个死者的尸体。醉汉走了几步,突然想要抽烟,从口袋里摸出烟却找不到火源。他因为烟瘾难耐,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火光。醉汉心想:“嗨,这位兄弟可能知道我需要火,点着了等着我呢。”于是,他摇摇晃晃地朝着火光走去。由于醉得太厉害,直到走到书生尸体旁边,他才发现那是一个吊死的人。
“大哥,能借用一下火吗?”醉汉打趣地说。等了一会儿,没有得到回应,醉汉决定自己动手。他伸手去摸火光,拿起火源点燃了手中的烟,开始吸烟。几口烟抽完后,他缓解了烟瘾,然后感谢那位“借火人”:“谢谢,兄弟。”说着,他打算将“火源”还给那人,但发现那人没有回应,这让醉汉感到奇怪。他借着微弱的火光,凑近书生尸体,想要看个清楚。这一看,顿时吓得醉汉酒意全消了一半,他看到书生脸色苍白,舌头伸得很长,从嘴里垂下,眼珠翻白,只剩下白色眼白,样子相当可怕。
醉汉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腿肚子打起了哆嗦。他想要逃跑,但却感到举步维艰,想要喊叫,却发不出声音。吓得他一下子蹲在地上,然后开始躲着地面向前爬,一步步,两步步…
正在熟睡的老王听到了动静,睁开眼睛一看,那被点燃的熏香正发出微弱的光亮,慢慢在地面上移动。老王心想:“哟,这小子还真是不老实,死了都不肯安分,看我怎么把他抓回来!”说着,老王迅速走到醉汉的背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喊道:“你往哪儿跑,站住!”这一拍起了作用,醉汉以为是刚才那个“吊死鬼”来抓他,当场吓得魂不附体。
老王将醉汉带到柳树下,准备再次将书生的尸体挂回去。然而,当他走近树下一看时,却发现多了一个尸体。老王疑惑地看着这个情景,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