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2 / 2)
“哎,一上午的棍子又白挨了...”
刘文耀心中暗叹,觉得今后还是得加大处罚力度,虽然一支军队的纪律不能只靠棍棒,还得靠信仰,但现在讲这个还为时过早,只能是先用胡萝卜加大棒那一套顶上,待日后时机合适了再进行下一步。
其实这也怪不得新兵们,因为后世的人永远不知道白米饭加鱼肉意味着什么?大米,而且是加工去皮后精细粮,肥美的海鱼,有着足够的盐分和脂肪,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但这些都是要钱的,而且还奇贵,是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平日里根本无法吃到的,甚至过年也不一定有,更别提这些个前不久还是流民的新兵了。
郁洲岛人迹罕至,什么都缺,很多东西是就地取材,碗筷也不例外,蚌壳、微微凹陷的木片,或者是轻薄一些的石头都能当碗,筷子则是随手折的木棍,寒酸到了极点。
刘文耀盛了一大碗,找了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席地而坐,刘安也盛了一碗坐在旁边,顺便汇报上午的进展情况。
“海州这边啥都缺,就是渔盐不缺,胡老伯他们一上午就打到了几千斤大鱼,但平分不到每个人头上,只能先供应军伍和工匠,细粮倒是还多,但不知道咱们得在这待多久,也得紧着点。”
刘文耀点了点头,道:“你做的没错,不光是现在,就是以后也得区别对待,军伍和工匠必须排在首位,要把好男不当兵的固有印象扭转过来,诸匠百工的地位也得提高,缺了他们,咱们什么也干不成。”
“营地建的怎么样了?”
“对了,营地的事情正要和大哥说呢,胡万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以前东海中御所的军堡,虽然废弃的时间久了,但堡墙还很结实,修补修补就能住人,要是沿着堡外修建一片茅草屋,差不多就能容下咱们所有人。”
“那就依你说的办,先把人都安顿下来,虽然天气热了,但风餐露宿的,时间久了也受不住,还有这岛上的蚊虫太多了,让人多采些艾草备用。”
......
转眼来到了崇祯十七年的五月初四,距离勇卫军流落到郁洲岛上已经过去了十天。
一大早,刘文耀依旧带着新兵们晨跑,经过十来天的适应以及充足的营养供给,新兵们的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从一开始的跑三里路就上气不接下气,到现在能轻松跑过六里,山间遍布的杂草也被踩成了一条小路,队列渐渐地像个样子了,已经不再需要亲兵营在旁监督,刘文耀一人就能看顾过来。
沿途遍布大小岗哨,胡万和陆黎虽然脾气不和,但在正事上可不含糊,已摸清了整个岛的地形,在要害位置都布置了岗哨,特别是岛屿和陆地相连的地方,更是防守严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随时防备着可能的来犯之敌。
营地也有了个雏形,原先的军堡被仔细修缮过,特别是承担防御任务的堡墙和存放钱粮辎重的仓房,又重新加固了一遍,堡内的房屋经过简单收拾,把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女性流民、孩童都安顿了进去,其余人则是安置在堡外建成的一大片茅草屋内,虽然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了。
收获最大的要属水军营了,海州港渔场是有名的大渔场,海产丰富,再加上胡父他们本就是天津海边的渔民,在经过几天的摸索后,终于弄清了鱼群的位置,开始大规模捕捞,每天都能收获不少,除了满足需求外,还能做成咸鱼存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