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两晋南北朝 > 第113章 低调的反击

第113章 低调的反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太平歌诀  重卿为妃  天降暖婚,总裁的契约宠妻  丛岛一中2  我,能看穿人生剧本成就仙帝  鬼神的红玫瑰  流放路上遇到精怪在说话  被人类捡到的我开始投身乡村建设  开局诈尸被迫靠做饭通关恐怖游戏  火影之秋道长风 

脚伤还没好,宇文赟又突然病倒了,而且是怪病,转眼就成了哑巴。几个近臣赶到病床前,宇文赟已经说不出话。几人私下商量,拟了个圣旨,让杨坚辅政,可见杨坚这人缘。

公元580年,宇文赟暴毙,杨坚升任大丞相。皇帝宇文阐只有8岁,大权握在了杨坚手里。

掌权之后,杨坚干了三件大事,为隋朝的开国奠定了基础。

一是把五个老王爷调回京城,派专人盯梢,防止兴风作浪。

二是废掉宇文赟的胡作非为政策,恢复宇文邕的治国模式。这招威力很猛,不但赢得了口碑,更是吸附了大量钻石粉。

当初,宇文邕重用汉人,但中枢机构始终被鲜卑人占着。杨坚没这禁忌,使汉人有了冒头机会,涌进来不少能臣强将,全是汉人。

三是改组州郡,更换官吏。简单说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包括地方官。当然,上位的更多是汉人。

三板斧下来,基本上就能笑傲江湖。偏偏第三斧下去,砍到了骨头,还是硬骨头。

这第三斧就是替换地方官。地方官都是土皇帝,谁愿意挪窝?可又不敢闹,就这么死扛着,等别人挑头。

挑头的是尉迟迥,宇文泰的外甥,是个智勇双全的老将。当年,跟随宇文泰,没放一枪占了四川。后来又跟着宇文邕征战北齐,是皇家的嫡系。

北齐灭亡后,尉迟迥驻扎邺城,镇守北齐旧地。同时,也是京城的外援。

杨坚也知道这骨头有多硬,就派出最强接盘侠韦孝宽去替换。于是,两个老帅展开了巅峰对决。

韦孝宽带几个跟班走马上任,尉迟迥在邺城悄悄筹备。半道上,韦孝宽派间谍去邺城刺探。回报说:“有异动,但没法坐实。” 韦孝宽于是装病,慢慢走,同时,派间谍继续刺探。

尉迟迥听说韦孝宽生病,派高级幕僚去迎接。这幕僚不是别人,是韦孝宽的侄子韦艺,被尉迟迥成功策反,上了贼船。

韦艺见了韦孝宽,东拉西扯,就是不说实话。韦孝宽七十多岁,是得道的老狐狸,看出了韦艺的心思,也不废话,直接下令:“拉出去砍了。”

看到韦孝宽大义灭亲,韦艺是真怕了,赶紧竹筒倒豆子,撂的全是实话。

有了证据,韦孝宽扭头就回长安。路过驿站,驿马全牵走,并嘱咐驿官:“备好酒肉,不管来的是谁,只管往醉了灌,出事我担着。”

尉迟迥在邺城掐着表等,没等到韦孝宽,知道坏事了,赶紧派人去追。

追兵到了驿站,想换马,没有,但酒肉管够。陪酒的,劝酒的,伺候的妥妥的。追了两三个驿站,人醉的不行,马累的不行,实在没法追,只好打道回府。

尉迟迥眼看打成了明牌,只好召集兵马,公开宣誓。

口号声一喊,尉迟迥自己都吓一跳,竟然半个北周都响应,包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离长安越远,响应声越强。

公元580年,随着尉迟迥的公开表态,终于爆发了着名的“尉迟迥之乱”。

由于杨坚采用怀柔的治国政策,百姓都拥护,尉迟迥没敢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攻打长安,而是打算守住黄河,占据北齐旧地,搞个“划河而治”。

消息传回长安,杨坚赶紧召集军队,让韦孝宽挂帅,能人全部随军,打算一战定乾坤。

这一年,韦孝宽72岁,尉迟迥65岁,都是顶尖高手。可两边实力对比,韦孝宽明显占优。

韦孝宽代表朝廷,是正义之师,士气上胜一筹。又有杨坚后援,不用操太多心。

尉迟迥出师无名,道义上矮了半截,士气输了一筹。又没有后援,兵马粮草全凭尉迟迥操心,一堆烂事就耗掉尉迟迥一半精力。

相比之下,未曾开战,韦孝宽就占了上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大史记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风流少帝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极品假太监 荒州王 革了他大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