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两晋南北朝 > 第104章 侯景之乱

第104章 侯景之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太平歌诀  重卿为妃  天降暖婚,总裁的契约宠妻  丛岛一中2  我,能看穿人生剧本成就仙帝  鬼神的红玫瑰  流放路上遇到精怪在说话  被人类捡到的我开始投身乡村建设  开局诈尸被迫靠做饭通关恐怖游戏  火影之秋道长风 

侯景这招够阴,直接揪出了狐狸尾巴。可见到真狐狸,侯景一身冷汗,根据保命原则,侯景选择了造反。

公元548年,侯景在寿春仓促起兵,兵力8千左右,口号是“清君侧”,史称“侯景之乱”。

这点兵,规模不算大,但影响很大,不但拆散了南梁,还搅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改变了历史进程。

侯景出发后,留座空城,高澄趁机抢占了寿春。这只黄雀,没继续跟着侯景,而是掉头,去抢占淮南。

此时的建康,正在告急,根本顾不上淮南,高澄没费多大力,就占据淮南,把边境线推向了长江边。

高澄开疆拓土,立下大功,回去就想篡位。可谋划太过谨慎,侍卫都打发出去老远,不准偷听。被厨师钻了空子,一刀剁了高澄。

厨师名叫兰京,老爹兰钦是南梁名将,与陈庆之齐名。兰京也是个将军,可惜是个败将,被东魏活捉。幸亏兰京手艺好,成了高澄的私人厨师。

等到南北和谈,兰京趁机要求回家。可兰京是奴隶,没资格谈条件,被高澄一顿臭骂:“再提回家,就杀了你。”

兰京带过兵,有指挥能力。眼看回家无望,就动员几个奴隶,打算暗杀高澄。等到高澄商讨篡位,支走了侍卫,兰京逮着机会,假装送食盒,闯进房间,刺探虚实。

高澄气得破口大骂,把兰京赶出房间,随后对幕僚说:“这小子知道了咱的秘密,得早点除掉。”

兰京出了房间,也没离开,爬门缝偷听,正好听到这句,赶紧返回厨房,拿把杀猪刀,藏托盘底下,又来送食盒。

进了房间,没等高澄开骂,就亮出家伙,几个幕僚东躲西藏,但高澄是主谋,没机会躲,第一个挨刀。

公元550年,高洋继承了齐王封号,回到邺城,逼迫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建立了北齐。

北齐立国,功劳最大的是高澄,铺好了一切,就差最后一步,突然就嘎嘣了。消息传出去,最郁闷的是侯景,早嘎嘣几天,自己就不用造反了。可侯景不知道,自己不造反,高澄也没机会嘎嘣。

没郁闷多久,侯景就乐了,一路杀到建康,竟然没人拦。倒不是侯景动作隐秘,而是萧衍没了权威。

守城的禁军领班,是萧衍的侄子萧正德,被侯景收买,直接引狼入室。萧衍也发了勤王檄文,几路援军大老远就扎营,一起看热闹。

萧衍被困在台城,再想传命令,只能靠风筝传递。可就算传出去也没用,最大一路援军是萧衍的儿子萧绎,盘踞江陵,镇守荆州,实力最强。

可惜不是太子,不愿出兵,就等萧衍和太子蹬腿,自己好接班。萧绎不牵头,其他人没法出兵,只能看热闹。

太子萧纲,性格懦弱,正六神无主的陪着萧衍。萧衍气定神闲,继续禅定。

城里城外两种唱法,侯景看懵了,想去找萧衍谈判,可见到萧衍,吓出一身冷汗。萧衍几十年的佛学造诣,充满了威慑力。

侯景没办法,只能擅自加戏,拟订了一个新的官员名单,拿去给萧衍签字。萧衍也顾不上慈悲,一顿臭骂,拒绝签字。侯景心惊胆战,就是不敢下手。没办法,只好玩个损招,把台城搬空,留个空城给萧衍。

公元549年,86岁的萧衍没吃没喝,硬撑了几天,活活饿死在台城。

萧衍这寿命,在历史上的皇帝中排第二,也算是个高寿皇帝。只可惜,开局霸气,收尾狼狈,堪比后世的唐明皇李隆基。俩人都是半生勤政,半生乱政。

李隆基乱政,是因为痴迷杨贵妃。萧衍乱政,是因为痴迷佛法。李隆基乱政后,身边跟的是李林甫和杨国忠,萧衍乱政后,身边跟的是朱异。

当初,逼反侯景就是朱异的主意,侯景叛乱,喊的口号也是清除朱异。只可惜,侯景进建康之前,朱异就被吓死了,害得侯景一肚子怨气,没地方释放。

《易经》上说,飞龙在天之后,就该是亢龙有悔。多硬的道理,都是土生土长的文化,可萧衍偏要去学进口的佛教。

要学也行,好歹悠着点,可萧衍偏又学过了头。老话说得好,过犹不及。“不及”的时候,还可以弥补,可过了头,就只剩下后悔。

萧衍本想成佛,可一念成魔,家、国、天下全毁了,这历史的前车之鉴,后人除了“哀之”,还更应该“鉴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魂穿风流八皇子 三国之战神吕布 换宋 融越豪杰志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大唐天宝重生 三国董氏王朝 大虞卷王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