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达摩的功劳(2 / 2)
幸亏达摩先见,传了衣钵,造神动力不足,才没造成。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啥后果,看看中世纪的欧洲,不都是耶稣升天以后的事吗。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佛家名字,道家打扮,原型就是达摩。尽管法力比如来厉害,可尴尬的是,偷学了旁门功夫,没脸见人,才不准猴子乱讲,都是家法闹的,全球都兴家法。
当年,范缜写个《神灭论》,硬是没摁住灵魂崇拜,达摩悄无声息就摁住了,如同佛教再造,确实功不可没。
说是悄无声息,其实也不容易,衣钵传了六代,到六祖慧能,才给“禅宗”报上户口,衣钵功德才算圆满。
传说达摩刚到中国,还跟梁武帝萧衍吵过一架。当初,萧衍跟胡太后竞赛造庙,场面太大,就把达摩吸引来了。
达摩到中国,萧衍已经造了几百座庙。听说达摩是得道高僧,就请进皇宫,想炫耀一下。
萧衍:“我造了几百座庙,功德有多大?”
达摩:“财从外取,德由内修,哪能用建庙来换取,无德。”
萧衍:“那福报呢,有多少,我还打算再造几百座。”
达摩:“我佛慈悲,不建寺,不造塔,只为渡人,不会损人。你大兴土木,累及万民,于佛心相背,哪有福报。”
萧衍:“你不知道,百姓都向佛,希望灵魂有个好去处,乐意建寺。”
达摩:“那都是孽障,蒙了心。生前不驱,死后不散,还谈什么去处。”
萧衍“听大师话,好像对灵魂有偏见,建寺供佛,有错吗?”
达摩:“供佛,一柱香足矣,佛祖生前且苦,到了极乐,岂慕荣华?”
话不投机,聊一宿也没个结果。达摩让步,去了北魏,萧衍让步,不建庙了,去当和尚。
公元527年,63岁的萧衍遁入空门,头一次,有点害羞,悄悄去的。当了三天和尚,顿悟了,又还俗去当皇上。
就这三天,给佛门带来个大灾难,萧衍生活极简,不吃肉。进了庙门,也不准和尚吃肉。这规定,写进戒律,延续了几千年。到现在,和尚都不能吃肉,憋屈不。
后来,萧衍又去当和尚,还搞了个“无遮大会”,给佛门筹了一大笔钱。尝到甜头,萧衍就还俗,隔段时间再去。
进进出出,当了四次和尚,最后把命搭进去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对副业的热情超过主业,就得反省,量力。否则,没好处。这都是前车之鉴,不鉴,就得吃亏。
跟南梁的萧衍相比,北魏的胡太后刚好相反。胡太后早先不爱政治,有点像萧照业,贪玩任性,随意挥霍,容易被人左右,是个巨婴型人才。
后来,却迷上了政治,而且不择手段,甚至害死唯一的亲儿子,导致北魏分裂,比南梁还惨。
这一切,还得从北魏朝廷的一次变故,对胡太后的打击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