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两晋南北朝 > 第70章 幸福的祖冲之

第70章 幸福的祖冲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太平歌诀  重卿为妃  天降暖婚,总裁的契约宠妻  丛岛一中2  我,能看穿人生剧本成就仙帝  鬼神的红玫瑰  流放路上遇到精怪在说话  被人类捡到的我开始投身乡村建设  开局诈尸被迫靠做饭通关恐怖游戏  火影之秋道长风 

祖冲之生于公元429年,刘义隆办“四学”的时候才刚满十岁。祖冲之算是碰上了好时候,比陶渊明幸运多了。

祖冲之出生在建康,正宗京城户口,爷爷是土木工程专家,父亲学识渊博,官职不详,两代人给祖冲之灌了一肚子的杂学。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爷孙俩有个共同的爱好:数星星。

大晚上没啥事,爷孙俩就到院子里数星星。这星星也不排队,常年自由活动,有时候碰到下雨,还会玩隐身,确实不好数。于是,祖冲之问爷爷:“星星上边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有的亮有的暗?”

数星星就是对天文的好奇,这种好奇引发的兴趣不可估量。可几岁的孩子,问这问题,没法回答,但又觉得耳熟。爷爷琢磨半天,不是琢磨咋回答,而是琢磨这问题在哪见过。过一会,想起来了,就回答他:“先哲也没说,古书上也没记载,我回答不了,得你自己去找答案。”

就为找答案,祖冲之穷其一生,结果答案没找到,找了一堆别的东西。比如圆周率、《大明历》、指南车,还有机械驱动的“千里船”,别看搞了这么多花样,可人家的主要职责是公务员。这贡献,算是留给了后世,可这功劳,陪他数星星的爷爷咋说也得分点,还有创办“四学”的刘义隆,也得分点。

当然,刘义隆玩的是大手笔,不差这点功劳。在他的推动下,医学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这都不是重点,人家的重心是文学。不但打造出了真正的礼仪之邦,还培养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和传世作品,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范晔的《后汉书》,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是这时候完成的。

其中《世说新语》最有特点,算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本故事会,成书模式效仿的是吕不韦。刘义庆任江州刺史的时候,找一群文人,集体创作了这本书,别人拿工资,他拿版权。可惜,版权刚到手,累死了。

刘义隆捧着《世说新语》,别提多伤心,小时候就跟刘义庆混,比亲兄弟还亲,临走就留下这本书,得多珍贵。伤心一晚上,觉都没睡,刘义隆就去上朝。坐上龙椅,刘义隆回过神了,看着满朝的大臣,感觉全是来凑数的,一个能臣都没有。

刘义隆就纳闷,又是改革,又是办学,费这么大劲,就为找几个能臣,梧桐树栽的这么好,咋就招不来个凤凰。私下一打听,明白了,梧桐树都被猴子占了,凤凰不敢来。

猴王是刘义康,早先不是猴。王弘为了分权,把他调回京城,后来王弘死了,权力都给了他。坐上太师椅,立马就变成了猴,趁刘义隆养病的功夫,招了一帮马屁猴,把正经人都欺跑了。杀檀道济,就是被这小子忽悠的。

刘义隆气的不行,连夜招来沈庆之,把刘义康身边两只贴身猴给砍了,再收回刘义康的“齐天大圣”封号,发配到江州,守蟠桃园去了。

可刘义康不安分,没几年,又招了一帮猴子,还要造反,喊的口号是:“玉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可惜不会保密,被告发了。刘义隆连砍好几个猴军师,其中包括写《后汉书》的范晔,随后把猴王压到了五行山下。刘义康被废为庶人,禁锢到安成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三国之凤舞九天 巅峰大太监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太子凶猛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燕风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