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画风车和砻子砻谷机(1 / 2)
带着沈逸轩走在村里,人们看到桑华都跟她打招呼,桑华都微笑点头。
现在田里的稻谷基本上都已经收回家了,只剩下矮矮的稻桩,还有堆放在田里的稻草。
一路走来,已经见有些人家开始收早上晾晒的稻谷了,桑华想到自己也晾晒了稲谷,便对沈逸轩说道:“阿轩,我们回家去。”
“啊,就要吃晚饭了吗?”
“不是,要去收稻谷了,太阳快下山了。”
“哦哦,我也去。”
到了家里,张母和两个嫂嫂正在把稻谷归拢装袋,而桑老头正拿着一袋稻谷正准备往外走。
“小五,你来了,正好,我要去舂米,你来帮忙。”
“桑伯伯,我也去帮忙。”
等三人来到村里舂米的地方,只见那里放着一个大大的石头,石头被凿出一个比较深的洞(没有凿穿底部,还留有一定的厚度),旁边放着三根相配的木棍,就像捣药杵,木棍底部已经被磨得光滑无比。
这就是石臼和木杵了。
只见桑老头把袋子里的稻谷倒进石臼里,然后拿着木杵开始上下捶捣。
“小五,你学着我的样子一起来,这样能快点把稻谷脱壳。”
“好的,阿爹。”
沈逸轩也好奇,也拿起另一根木杵加入舂米队伍。
舂米是一项力气活,它通过不断的用木杵上下捶捣使米客分离,也是一项需要耐心的活。
沈逸轩捶捣了几次,就感觉不行了,那木杵太重了。
但是沈逸轩看到桑华还在干,便也想继续坚持。
桑华看出沈逸轩是在硬撑着,便说道:“阿轩,你在旁边休息下,我和阿爹两人就可以了。”
无奈,自己也实在是拿不动木杵了,更别说上下捶捣了,便顺着桑华的话到一边休息了。
其实桑华也是第一次感受这种给稻谷脱壳的方式,实在是不方便,不光费力气,还效率低,最主要的是壳脱得不干净,米还容易碎。
但是这个时代又没有脱壳机,该怎么改良这个稻谷脱壳工具呢?
在两人的捶捣下,半个小时后,终于把袋子里的稻谷完全脱壳了。
回到家,桑老头便让嫂嫂们拿着刚脱壳的新米做饭,让家里的客人尝尝今年的新米做的饭是什么味道。
而张母正在给给稻谷分离多余的稻草,然后又用簸箕给它们去掉瘪壳的稻谷,就这样一直忙到嫂嫂们把饭菜做好才把那点稻谷弄好收仓。
冯夫人也已经休息好了,正好开饭。
“秀宁,今天的饭是用刚脱壳的新米做的,可香了,待会你多吃点。”
“是的,阿娘,我也参与了给稻谷脱壳呢,原来我们吃的米是那样来的,太辛苦,太麻烦了。”
“哦。那待会阿娘可要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