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十章 为己而战,为家而战(1 / 2)
第199章 为己而战,为家而战
目前的阶段还是创业之初,不管是团体,还是国家,在起初创建时,基本上都能齐心协力,团结奋进。
因为那时候的条件通常都很艰苦,更有可能是从绝境死地中觅取一线生机,不得不凛然戒惧,如履薄冰。
但等到环境好了,精神也就放松了,矛盾和冲突也多了,个人的私心也盛了,内耗反倒会加重。
就比如现在,明军稳固控制的只有川东一地,清廷依旧是庞然大物,以一隅敌全国的形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所以,不管是国公国侯,还是政务衙门的官员,都要绷紧一根弦,容不得懈怠。没有时间和精力内斗消耗,更没有承平日久后的那般龌龊和倾轧。
连老百姓都是最容易满足的,没有战乱,能吃饱肚皮,不要求有多好,就已经感恩戴德。
但黄立知道,等到根基稳固,或者是占据了更大的地盘,足以与清廷分庭抗礼时,完全有可能出现永历小朝廷时期的争权夺利、腐败内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黄立还不能提前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他已经意识的,还是要尽快解决,防患于未然。
比如顺军出身的国公国侯们的心病,也到了要有个交代,要明确表明自己态度的时候了。
与郝摇旗商议完毕,黄立便率四营人马和辅兵,携带了弹药物资,向大方开进。
………………
泸县,东与重庆永川、泸州市合江县连界,西与自贡市富顺县接壤,北与重庆荣昌相连。
作为近江,又是川省农业主产区,大量的士兵家眷被安置在这里。既是对军属的照顾,又方便士兵乘船回家或归队。
而作为地位还要高于普通移民的存在,军人自然是最先吃到大饼,并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的群体。
胡大雄从镇上坐马车回来,用箩筐挑起粮食走向村里,还特意从自家的田地旁走过。
看着那绿油油的水稻秧苗,他心里象吃了蜜般甜,咧开大嘴,露出开怀的笑容。
作为明军第一场大胜仗,攻克夷陵的俘虏。胡大雄一步一步走来,从劳工到监工,再到前驱,终于有了成为明军的资格,并参与了出击湖广的作战行动。
而在这场军事行动中,胡大雄最大的收获,最感幸福的事情,就是与家人团聚,并说服他们,都移民到了川东生活。
其实并不需要多费唇舌,清廷官府的苛政压迫,就已经将更多的人推到了明军这边,包括胡大雄的家人。
临近村口时,胡大雄看到一个瘸拐的身影蹒跚走来,不禁心中一痛,赶忙快步迎上去,嘴里叫道:“哥。”
胡大英呵呵笑着,说道:“估摸着你快回来了,我就来迎迎。”说着,他伸手就要来拿扁担。
胡大雄闪身躲过,嗔怪道:“就这点粮食,马上到家了,还用换人挑?”
胡大英目光闪动了一下,咧嘴苦涩地笑了笑,也不再抢夺,跟在兄弟后边,向家里走去。
这腿是官府拉夫向茅麓山运粮时摔坏的,能够捡条性命,胡大英已经比很多民夫幸运了。
“再过几天,我就要归队了。”胡大雄缓缓说道:“家里就全靠你了。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和妹子也干不得重活,可要辛苦大哥你了。”
胡大英嗯了一声,说道:“伱放心好了,腿脚不耽误干活儿,家里我会照顾好。倒是你,战场上刀枪无眼,可要千万注意安全。”
胡大雄笑了笑,说道:“不管是当清军,还是投了明军,你看我打了那么多年仗,可伤过一根毫毛没有?有老天爷保佑,准保没事。”
对于兄弟的吹嘘,胡大英用力点着头,肯定相信老天爷能保佑兄弟能平平安安,这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爱护。
“大哥,二哥,你们回来啦!”十二岁的胡小妹扔下手中的扫把,欢叫着跑过去,打开院门。
胡大英虽然腿瘸,可却还有长子的威严,斥道:“都快长成大姑娘了,就不能稳重点?”
胡大雄却不以为意,脸带笑容,还象以前那样想伸手摸摸妹子的头,却被胡小妹嘻笑着躲开。
“买了吗,你定是忘了。”胡小妹左瞅右看,嘟起了嘴巴。
胡大雄懊恼地一拍脑袋,连声道:“你看这脑袋,忘得死死的。我明天再去镇上哈。要不,带你一块去。”
胡小妹本来很生气,可听带她去镇上,又转怒为喜,脸上绽出笑容,瞪着又黑又大的眼睛追问道:“说好啦,一定带我去镇上啊!”
“说好啦,哥说话算数。”胡大雄挑着粮食走向仓房,满口答应着。
“那我要自己挑好看的花布,你不许反对。”胡小妹跟着二哥,抢上几步,打开仓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