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阅兵后续(2 / 2)
这小太监受宠若惊,跪倒在地,双手接过望远镜。
磕一个响头后才起身看向战区!
一张大嘴顿时圆圆张开,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在炮兵退下的同时,朱慈烺携手崇祯,率先朝着三公里外走去!
这一走又是半小时!
不少老臣站了一上午,早就精疲力尽,这下更加叫苦。
但是两个皇帝都去了,你不能不去吧?
咬咬牙,慢吞吞跟了上去。
结果,两皇帝都已经在靶区看完战果了,一些老臣还在半路上磨蹭着。
教官们见状,让骑兵队过去扶持老臣上马,让他们看完战果后,骑着回到军营里吃饭。
当然,两个皇帝坐上了马车,晃悠着来到军营之中。
一些重臣也有马车坐,在大臣们的羡慕中招摇过市!
……
炊事兵已经开始准备午餐,今天午餐比平时多了皇帝与朝臣,以及参加阅兵的其他兄弟军!
足足多了几千人,快一倍了!
不过陆长生与五百贤早就吩咐了,今天的伙食不搞例外,按照稍微高于平时的标准进行安排。
由于阅兵加元宵的双重叠加,今天特意多买了些肥猪、肥羊,就当是庆贺!
肉菜是什么红烧肉、土豆/萝卜炖骨头、红烧鱼、煎炸鱼块、炖羊肉等等;素材有大白菜、白萝卜、以及干笋腌菜等。
其实已经比过年的伙食都要丰富了。
食堂划分了两部分,一边为士兵区、一边为大臣区。
等大臣们来到这吃饭的地方时,士兵们已经打好饭坐下吃饭。
让他们感觉到惊讶的是,他们进入门口的被通知每人拿一套餐具,到盛菜区打菜!
而且只能打两肉两素,一个汤!
简直有辱斯文!竟然让我一文化人去打饭!
但是他们看到队伍的前头是朱慈烺与崇祯,只能在心里暗暗唾骂一番!
进门的时候,他们已经闻到飘在空中的饭菜香味。
早已饥肠辘辘的他们,肚子的蛔虫叫得更加响亮!
好不容易排到他们,看着一点都不精致的大锅菜,心里又一阵鄙视!
暗暗吐槽道:这菜能吃吗?
全然忘了当年他们入京赶考的狼狈样子!
打完饭菜之后,各人按照小团队找好位置,狼吞虎咽起来。
管它卖相不好看,但闻言确实很有食欲。
一入嘴,只觉得味道还不错。
因为这些大锅菜都重盐重口味!
正好他们也饿了半天,累了半天!
只是初时几口尚且还觉得可口,待肚子饱上几分后,就感觉咽不下去了。
正当他们左右为难的装作“细嚼慢咽”的样子时,朱慈烺的声音通过音箱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兄弟,诸位爱卿,今天的阅兵典礼非常成功!此举大大增加我大明军威,提我士气!得雄军如此,何愁不能青史留名!朕愿与诸君一起共创辉煌,建立大明的日不落帝国。愿阳光所照,皆为明土!”
士兵们听到皇帝称呼他们为兄弟,激动得高呼:“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愿为大明扫荡宵小,开疆辟土!”
大臣们的呼声就弱了许多:“吾皇万岁,愿大明治理再现一个汉唐盛世!”
朱慈烺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环顾四方后说:“军中有规定,不能浪费一粒粮食。所以,诸位爱卿,你们打多少饭菜那就得吃多少。光盘行动最光荣!”
说完,他举起自己的餐具,上面的饭菜已经一扫而空。
话刚落下,大臣们哀嚎一片!
打的时候,只顾着饿,特意要多了份量!
本来就有不少的大臣们天天山珍海味,这下他们只觉得腻得慌!
但皇帝有令,他们不得不咽下去!
来的时候饿的前后贴在一起,出的时候前面圆鼓鼓的。
他们想不通:为何前面那么可口,后面又如此难以下咽?
若是五百贤知道他们此时的想法,只会呵呵一笑:这些都还是绿色纯天然食物,若是他们有机会品尝高科技食物,说不定回去之后的一天内都是口干舌燥的。
……
应天府的百姓们今天同样非常兴奋,除了过节的因素外,还有对于大阅兵的讨论!
他们在旁边的街道上听到了雄壮威武的声音,也看到列队整齐一声不发的阅兵队伍。
那金光闪闪的铠甲,森森寒光的武器,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做精锐之师!
安全感倍增啊,有没有!
随着下午各级官员回到家中,向家里人滔滔不绝讲述这次阅兵的详情。
相关细节也随着这些家人、女仆之口在应天府里传开!
“没想到我大明又练出这么一只强军!”
“听说这蓝军训练还不到半年,就有如此威荣,说不定是岳飞爷爷转世!”
“长枪手真的是太威风了,我都有点想去报名参军了!”
“同去同去。不过我更喜欢火枪手。听说一枪就能干掉一个白甲兵!”
“要当兵也要当炮兵啊。我听隔壁老爷说,一炮糜烂数十里,你想想那是多少人头啊,又能拿多少饷银!”
“切,炮兵有啥好当的,连敌人都看不见。还是战场上厮杀最劲爆,所以刀盾手才是王牌!”
“我听隔壁二狗说,蓝军的铠甲全部都是精钢打造,能够阻挡骑兵的全力刺激时的一枪,完全打不破啊!”
“卧槽,那岂不是无敌了。有这么一支全身铠甲的蓝军,站在战场上就立于稳胜不败之地!”
“那可不是。我拿送菜去军营的表弟经常跟我吹。他说蓝军的刀枪能够一刀砍断以前的军刀!以前我还不信,现在想想,我真是见识太少!不识好货!”
“咳咳,那个谁谁谁被炮声吓出尿了,你们可别外传啊!”
……
与此同时,应天府里的奸细们也纷纷打探到各种小道细节,并将它们传递到各方手里。
几天后,紫禁城里一金钱鼠发型的大清高层招呼几位大臣坐下,将手里的情报递给他们看。
“说说看,这里面有几层可信?倒是不曾想到崇祯南下后,竟然让位给了朱慈烺。这朱太子竟然还练出了一只精锐。呵呵!”
房间里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汉臣模样的接话:
“摄政王,文程以为不太可信。大火皆为带兵之人,对于练兵的难度都有领会。大明断不可能在一年内练出一只精锐。吾以为,这是东宫蓝军为了庆贺太子登基,专门做了一场活动。”
“没错,两军作战,靠的不是走队列,而是勇气与实力!南明还有哪只军队敢与我大清与野外对战?怕是见到吾等就早已溜之大吉,哈哈哈!”
洪承畴咳咳几声后说:“臣认为此乃文臣的把戏。在辽东之时,就曾有一炮巨响,糜烂十里的说法!额,请摄政王恕罪!”
……
大顺!
李自成看着情报,也是满分怀疑。
明朝若是有这等练兵之法,还能让我打下紫禁城?
但情报说得有理有据,就是不知道能有几分可信。
随后又想起攻下京城后与大明军队交战的几次失败,好像还真有可能!
那是不是可以联合南明共同对抗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