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挑拨离间(2 / 2)
上皇透露当年之事,还有人漏网,想来你读信之前,就已明是何人。
吾此行走得匆忙,但各个叛军证词都已经准备齐全,证据也找了半数有余,足以可令当年之事重审。
如此趁热打铁,平反冤案,指日可待。
虽天各一方,吾必善自珍重,君不必忧心来日。
褚墨有限,不尽欲言。
看罢,陆轻舟就将信烧了个干净,顺便还把灰扬到了窗外。
南疆他非去不可,至于信,他可什么都没收到。
*
此时的南疆正是闷热多雨的时候,有些将士甚至有些水土不服,靠着军医的苦药支撑着。
好在这种情况也不算多,对于将士来说,守城完全不在话下。
林致远与忠顺王一同守城,相处下来配合得也算默契。
相比黎朝,呼兰的军队在这二人手上没有讨到任何好处,还折去了不少的将士。
而此时祝弥已经带兵绕到了呼兰的后方攻城,打了呼兰一个措手不及。
可惜呼兰的将士均在前线,祝弥不费吹灰之力的攻下了一城,并占了呼兰的后方粮草,断了前线的供应。
而南诏边境也被冯紫英弄得不堪其扰,骂出了火气,前后出城了三次。
前两次,南诏顾及着城门,守将并未追击。
可最后一次许是真被弄出了火气,南诏将军径直追到了原黎朝边境,在城门骂了呼兰守将半天,双方差点没直接打起来。
最后还是那个大驸马面色铁青的出面,才解决了此事。
可南诏边境的事经此一闹,终是瞒不住了。二公主的人顺势出击,写了奏折呈了上去。
而比南诏朝廷更快的是大驸马反应过来了人数的劣势,借着大公主的权利用了南诏的兵力加入了战斗。
而这也意味着他必须为南诏打下至少一座城池,否则大公主手中的权柄就会瞬间缩水。
如此战局就变得僵持不下了,可这样的结果林致远很不满意。
此时,祝弥已经拿下了呼兰的三座城池,为了守城,林致远又派去了两万人,以防城门失守。
而林致远这边也夺回了一城,只是城中毁坏严重必须重建,且城中粮草尽数被呼兰士兵夺走,致使城中百姓一粒粮食也无。
林致远让人先分发了一部分粮食下去,又快马加鞭的送信回京,让人过来赈灾。
此后,黎朝军队奋力抵抗,而呼兰的联合军队久攻不下,可如此僵持,黎朝军中的粮草就不太充裕了。
祝弥夺下的呼兰城池虽有粮草,但来往运输艰难,很有可能被呼兰截杀,得不偿失。
好在析承提前换好了粮,藏到了山上,呼兰并没有将这部分粮带走,足够支撑着军队度过半月。
解决了粮食问题,林致远就开始专注攻城。
呼兰与南疆的将士没有相互磨合,就强行凑到了一起,其中必然摩擦不断。
林致远借着此事,顺势带着将士杀了南诏近一万人,声称专杀当初攻城的南诏人,优待呼兰俘虏。
只可惜不小心落下了一个南诏士兵,让其逃回了呼兰阵地。
南诏士兵自然知道黎朝只杀南诏人的起因,顿时心中憋屈,甚至酒后在军中说了出来,闹得军心惶惶。
因此,呼兰吃了好几次败仗,将士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