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杂交水稻(2 / 2)
五院的工业建设过程中,的确是开垦了许多荒地。
但落后的手工农业格局下,产量和人口成正相关。
华夏没有那么多农业机械,没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年产量多少,完全是力气决定。
并不是说给他足够多的地,就能生产处更多的粮食。
正在一片气氛一片沉默的情况下,一道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书成同志!好消息,西南农学院的好消息!”
一道激动的声音在门外高喊。
李书成整个人浑身上下,像是电流经过一般酥麻。
他急忙站了起来,满面激动的问道:“别激动,什么好消息?”
“西南农学院的袁禾隆同志来了,西南农学院用了两年时间,全员配合杂交实验,培育出了第三代不育高产水稻!”
李书成急忙走到门前,东张西望道:“他人呢?他人在哪儿?”
“在前厅等待,等着汇报工作,向您展示成果呢!”
“带他来这儿,快,快去!带着样品!”
会议室中的紧张气氛烟消云散,李书成箭步走到桌前拿起热水壶倒上了三杯水:“唯一一条路,唯一一条路啊,硬是走通了!”
翔宇同志道:“袁禾隆同志是?”
“西南农学院的学生,在一五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来参加过农业部会议,我对他还有印象,白白净净的,身上一股书生气,年轻人嘛,意气风发,”李书成喃喃道:“没想到还真被他做成了。”
“哦?”翔宇同志一时间不敢彻底放心,问道:“什么成了?”
“想要实现增产,就三条路,同样的耕地下,增加人口投入;同样的人口下,增加一定耕地;在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增加。”
李书成道:“现在农业增产问题面临着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口的下降,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过去一个人花一年的力气,只能收获两袋大米,”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研发出更加高产的种粮,”
“让一个人花同样的力气,收获五袋十袋大米!”
“这样哪怕人口减少,产量也会以可观的速度增加。”
“这件事儿,最早是叶院长提了个思路,很多人都以为是外行指挥内行,大多人都不屑一顾,”
“你想啊,华夏种了几千年的粮食,又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农耕文明,拔苗助长的故事从小就听,这态度也一点不奇怪,”
“可偏偏,那个少年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