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高校建设(2 / 2)
“或许以后,等华夏的工业化建设完成之后,我会完全尊重陈部长您的想法和教育革新,但是现在不行,”
叶知寒道:“我曾经做过一个思考,一个让国家机器快速运转,并高效运转的社会学模型——我把他称为蚁巢模型。”
“但代价是,一代人或两代人的牺牲。”
“当然,你的想法很好,我完全赞同,创新是华夏真正和其他国家缩小差距并实现赶超的唯一途径。”
“但太柔和了,太温柔了,对于现在还是农业国的华夏而言,行不通。”
“给我五年。”
叶知寒目光坚毅,道:“五年之后,用您的方法,为华夏创造出一批创新性人才。”
“但这一代人的付出,必不可少。”
陈部长和叶知寒的辩论,令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论可行性,所有人都无疑更加赞同叶知寒的思路。
但从情感上来说,他们更加支持陈老先生的思路。
很多人虽然不知道叶知寒口中的牺牲一代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但从后来叶知寒说的蚁巢模型,他们大概联想到了一些什么。
所谓的牺牲,大概是一辈子站在高温熔炉前,一辈子钻进底下的煤矿里,一辈子守着噪音震天的仪器旁,一辈子呆在满是怪味的化学反应池中……
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蚂,像一颗纹丝不动的钉子。
这其实对许多青年来说,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们想做对华夏有用处的人,但现在只能是国家哪里用得到,就去哪里。
争议逐渐平息。
“那我说两句,”
“华夏要想强大,免不了流血牺牲,也免不了负重前行。”
“我们啊,面前是沼泽、是泥潭,”
“我们和西方世界,不是同路人,也不能照样学样,”
“走出泥潭,前面就是康庄大道,就是满地鲜花和阳光,那里布满了选择和荣誉,”
“是啊,谁都希望走最前面的康庄大道,跑得又快,贡献有大,收获又多,”
“可我们最要紧的,还是先把眼前的泥潭路走好。”
“这段路不好走,但总要有人走才行。”
最终,在支持下,叶知寒的决议最终通过。
接着就是各个部门对高校的定址与规划。
工业或许无法平均,但教育要尽可能的平均。
每个省至少一所重点院校,成了不成文的硬性规定。
为了避免教育资源拥挤,所以这第一批直属院校,虽然建设完成时间可以放宽,但定址和规划则先要落地。
毕竟谁都想留在京城。
如果不事先把规矩订好,那过个十年八年,京城恐怕就要成大学城了。
……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叶知寒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五院院长,就勉为其难的抛砖引玉了。
“五院计划直属院校七所。”
“京师两所,哈尔滨两所,南京两所,华西地区一所。”
“意在组建出涵盖航天、航空、航海、民航、核能、兵器为一体的院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