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清丰县城(五)(1 / 2)
“都回家去!把门窗关紧!”李大声嘶力竭,他拿着长棍,将哭叫着的百姓朝大路的两边拨,看见找不到爹娘的小娃娃,他还要将这小娃娃领回去看好,等之后再带他去找爹娘。
李大继续喊:“不是贼人!是钱阳县的人!”
百姓们听不见,无头苍蝇一样在街上乱蹿。
李大的嗓子已经开始疼了,刚开始看见趁机作乱的小毛贼还能拿长棍打过去,如今抬抬眼皮,只当没看见。
同他一起的兄弟们也并不比他好多少。
站在他旁边那个哑着嗓子问:“谢先生什么时候回来?”
谢长安不在,他们就没有主心骨。
他们这群力夫都并非清丰县本地人,爹娘亲人都找不到了,靠卖力气挣口饭吃,然而力气也不是那么好卖的,大户人家自有家丁长工,本地商人也都有伙计,宁叫伙计们被压断腿,也不肯再拿钱出来请人。
力夫们住在城南,也没个正经的屋子,不过是几个木板草棚,勉强遮遮风雨。
钱阳县还不是女大王做主的时候,他们都得勒紧裤腰带——这不是形容,而是非得将裤腰狠狠缠上几圈,把肚皮勒起来,才不至于饿得挠心挠肺。
后来,去往钱阳县的商人多了起来,不少长途跋涉而来,所带的伙计也累了一路,走远路的商人是不敢过于压榨伙计的,出门在外,自家的伙计稍不留神也可能起外心。
于是他们就有了活干。
渐渐的,也能知道点钱阳县的事。
商人们带来的伙计会和他们吹嘘在钱阳县的所见所闻。
刚开始,他们不过是当故事在听,并不信世上有那么好的地方。
人人都吃得饱肚子?哈,他们就是再没见识,也知道这不可能。
就是大户人家的家丁,也不敢说自个儿吃得饱肚子。
可日子久了,商人们来了走,走了来,伙计们也会在钱阳县买些东西路上吃,不过许多都经不得久放,当着他们的面就能吃起来。
夹着各色馅料的大白馒头,做得极厚实的干饼,还有喷香鸡架……
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印象里,即便是大户人家,那也不是顿顿都能吃的。
伙计们不舍得分给他们,却很愿意跟他们讲讲在钱阳县的见闻。
“像你们这样的好汉子,若是去了钱阳县,哪怕是去修路,一月也能拿四百多块!在钱阳县,五毛就能吃大碗素面了,再加两毛还能吃个煮蛋。”
伙计跟他们解释钱阳县所用的钱。
细细算下来,四百多块,足够他们租一间小房子,日日吃饱还有富裕了。
更不必说修路是管饭的!虽说是杂粮饭,可他们如今连杂粮饭都吃不饱呢!至今为止还吃着豆饭。
豆子那玩意既不好吃也不饱肚子,吃多了还总放屁。
李大听得多了,心思就动了。
他从商人手里挣了些钱,不再饿得前胸贴后背,竟也有心思考虑将来了。
他现在尚算年轻,还干得动重活,可还能干多少年呢?五年?十年?
十年以后,他干不了重活后,又靠什么维生?去乞讨?
哈!那就只能等饿死了。
对他们这些力夫而言,趁着身强体壮的时候多挣些钱,等干不动了,也还能过两年安稳日子。
辛苦一辈子,只图生命最后的两年。
既然总是干体力活,那哪里挣得钱多,自然就要奔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