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铁血柔情(2 / 2)
自从与南楚的战场归来,萧玄承便火速搜集了一直在背后掣肘他的太子的罪证。
当他拿出李乐和太子的信笺,还有军中行刺他的死士口供交给父皇的时候,父皇只淡淡地说了句,不过是小人的诬陷罢了。
对,军中那名死士的口供确是伪造,但并非诬陷。
不过,萧玄承没有失望,他一早就猜到了父皇定然是会置之不理的。诚如西岭设置第二份诏书的初衷那样,只有当太子谋逆、威胁到皇位的时候,皇帝才会出手干预。而皇子之间的争斗,每一任皇帝都心知肚明,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丛林法则,向来是西岭皇子们的生存之道。
而萧玄承这么做,也不过是想要在父皇心中种下一颗“太子可疑”的种子而已——萧玄山也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优秀,就够了。
紧接着,他找来了寒舟。
寒舟乃五千禁军都督、皇帝的身边侍卫总管,他是皇帝防明枪暗箭的战衣和软猬甲。若有人敢对寒舟下手,便目的便不言而喻。
于是,二人商议,便找了个身形和那日对寒舟下毒之人相似的死士,又找来了那日为寒舟看诊过的太医,一起来面见皇上。
死士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太子”二字,太医也指出了他所用毒药的阴毒之心。
这一次,不出所料,皇上箫泰听得脊背发凉。
派萧玄承火速囚禁了太子。
太子抵死不认。
可萧玄承却借机在他的东宫大肆搜查,清侧组织密谋的名单、和御史台大夫们的往来书信,当然,还有早为萧玄山准备好的他和紫衣仙子的密谋杀害寒舟的往来信件和毒药,而紫衣仙子来自南楚,于是,太子和南楚的关系便变得暧昧不清……
虽然诬陷远多于实证,可萧玄承的手段还是起了作用。
结党营私、操纵言论,是皇帝的逆鳞;谋害皇帝的侍卫,其心更是昭昭;而勾结南楚,更是通敌叛国……
条条都是不可恕的重罪,于是,太子就这么“含冤”被废,萧玄承拿着第二份诏书顺理成章地成了西岭太子。
而父皇箫泰过了几天战战兢兢的日子之后,见萧玄承稳定了局面,便又成了那个不可一世的西岭帝王。
而唯一出乎萧玄承预料的是,母后云知也听闻东宫巨变之后,哀痛地去了皇宫之外的瑶光寺戴发修行。
以黑白手段铁腕扳倒太子的萧玄承,便准备起了和大玉、西岭的各种明争暗斗。
如今,三国争斗越演越烈,天下混战一触即发。
南楚以实力碾压了西岭和更为衰微的大玉,若乘胜追击,大玉可一举被吞并,而西岭也岌岌可危。
而这时,偏偏南楚白无咎停止了攻势,要带着皇后宁曲尘去大玉省亲。
这着实给了西岭一个反击的机会,而大玉,若有野心,更可瓮中捉鳖。总之,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萧玄承匆匆写下信笺,派人送去给皇甫神医。
此行必须带着爷爷,无论如何,不能让她有性命之忧。
此时,萧玄承竟生出了几分对白无咎不该有的责怪——怎么能,让她在重病的时候远行呢?
自从宁曲尘遇袭之后,萧玄承似乎就没有如此纠结过,人人都说他心狠手辣、铁血无情;而此时,他却真切地为了难,犹犹豫豫着不知道该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