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拜师学习(1 / 2)
进入大堂后,只见一排排书案分别摆放在两旁,其中坐满了学生,现在一个个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李逸。
李逸却没有丝毫的不舒服,很是从容不迫地走在大堂中央的过道上。
这时,大堂首座的两位中老年人望着年幼的李逸,也不禁为李逸的气度感叹,都不约而同地捋须颔首,似乎对李逸很是满意。
早在进入大堂之初,李逸就看到坐在大堂案首处的两位了,也知道这就是今天自己要拜师的季本、王畿二人。
不多时,李逸已经走到二人身前,整理了一下衣冠,并行礼道:“学生拜见季师、王师。”
“免礼吧!” 季本、王畿二人同时开口道。
季本、王畿二人让李逸不必多礼,然后,二人就低头小声的呢喃了几句。
李逸此时也懒得偷听二人的讨论。
不久,年老的季本开口说道:“旭王殿下,徐阶大人的书信我们都收到了,现今经过我二人的商讨,同意收你入门下学习。”
“是的,你现在可以进行拜师礼了!”此时一旁的王畿也插了一嘴。
“敢情,你们两人还要看过人,才让人拜师。”李逸心里暗暗腹诽道。
不管李逸心中怎么想,现在李逸还是乖乖地按拜师礼仪步骤来进行入门仪式。
过程中,除了李逸拜师礼物令季本、王畿二人激动得有点失态外,其余时间季本、王畿二人基本都是一副严师模样。
那两份拜师礼物,是李逸从宫中藏书阁里抄录下来的稀有典籍,季本、王畿二人当然激动。
很快,李逸的拜师礼就完成了!
之后,李逸开始慢慢融入这里的学习氛围里。
时间时而缓慢,时而快速。
三个月时间就在李逸埋头学习中过去了。
李逸变态的天赋和储备的学识,都令到同学与季本、王畿二人认同和震惊。
经过三个月来的学习,李逸把王守仁学说的基本论都学好了,之后的学习就是看李逸的推陈出新和运用了。
这些才是李逸要学习要思考的东西。
如果被左萦右拂知道他现在做的事,定然会疑惑,这些学识有什么用。
刚开始时,李逸也是没怎么在意这些学识,都是以收集收藏为主。
后来有一次,却就是在抄录这些学识中,他顿悟了,不单单顿悟了一种法则。
他身体中蕴含的四种法则都顿悟了,还有一部分法则之力并不是他身上自带的。
后来,他也思考过,这是怎么回事。
最开始他是毫无头绪的,可等他所记住的典籍和他的学识越来越多时,他想通了。
原来,他学的这些最普通并最基础的书籍,在不停的扩充他的知识量;夯实他的基础;充盈他的思想;并开拓他的思维,令到他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参悟世界的本源和法则运行的轨迹。
才令到他对法则认知加深,从而更好的领悟法则。
而不再是,像那些修行中人那样,拿着自家的一本修行功法,就围绕着这本功法不停地练;盲目地练;一条筋地练。
到最后,不断的闭关,长时间的闭关。
结果就陷入了死循环,直到死亡都还是想不透,以一人的智慧,参悟先人留下的小小一本,只是记录了对世界微末的认知,就妄想修出一个天大成果。
这怎么可能!
稍微有脑子一点的修行者,也只是会和一部分兴致相投的人组成所谓的道侣,或是门派,一起研究,共同发展。
但局限性还是存在着的,君不见多少门派才出现那么一两个天赋卓越之徒,那又有何用,说到底,这些天赋卓越之人还是和前人一样,只不过天赋卓越之人是靠老天给饭吃,从来没从根本上找过原因。
再稍微好一些的,是那些天赋卓越之人,修炼到一定程度后,懂得去寻找其他人的传承或是功法来参悟,通过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道理来修炼。
但大部分这样的人几乎都是到老了,进无可进了,才想着起这个道理来。
说到底,还是老天给饭吃,老天给够后,再也不给了,才想起,原来还可以自己去找饭吃的,结果,想起这道理后,人老了。
最好的一部分人,就是那些所谓的天运之子,同样是老天给饭吃,但老天做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让其知道,其实你是可以自力更生的!
于是乎,老天就安排起各种方法来。
结果,就有了,每一位天运之子,几乎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在这个门派学学,那个门派学学,或是这个传承掏一掏,那个传承掏一掏。
就这样,所有人都认为天生主角,就是要在被人追杀中才能成长起来的谬论。
却不知,这种天生主角都要做到急流勇进、一往无前才行,是不是只要稍微停住,就会让老天觉得他没投资价值了?
没投资价值就被放弃,其实这都是缺少扎实的基础的表现,所以,除了少部分,大部分这种天生主角都是到了后期,慢慢就会泯然众人矣。
这就是没有夯实基础后果。
还有一种,永远都会被人忽略的一种,那就是被人戏称为大器晚成的人。
怎么会存在大器晚成的呢?
往往大器晚成的几乎都是一些天赋不高不低的,不高自然不会骄傲自负,不低自然不会妄自菲薄。
从而做到不骄不躁,厚积薄发,稳步渐进,最后一鸣惊人。
李逸认为这种人最终走向强者的重要因素,就是厚积薄发。
以上大部分的修行者就是对自己、对世界、对法则的认知度不够,就像是纵深都够了,横向却不足。
所以,自那次顿悟之后,李逸就坚定了自己的意志。
不管是多么浅薄的知识,还是深奥的道理。
他都认真的学习,就算是一时理解不了,也要把其记住。
他现在有这个条件,他就要做到广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