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回老家(1 / 2)
饭桌上,沐时予问起了自己父母的事。
“时玥,你打听到了爸妈他们在哪了吗?”
沐时玥停下了筷子。
“我正准备和你说了,我托海市的一些长辈帮忙打听了,他们说在疆省,现在在打听具体的位置,打听到了就立刻告诉我,外婆舅舅舅妈都在甘省那边。”
沐时予也说了上次苏玉欣和领导的谈话。
“玉欣上次和领导谈过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平反回来,海市的过几天我和玉欣就去收回来,不过我们要先回盐市一趟。”
“我和你们一起吧,正好我去看看婆婆,去海市顺便去乡下看看爷爷吧,爷爷经常和我打听也没有你的消息。”
“爷爷身体怎么样。”
“还算硬朗。”
苏玉欣这时开口。
“沐时予你不用陪我去我老家,你带着沐木沐婷去海市看看你爷爷,时玥你一起去吧,你带着轩轩一起,你两个女儿我和我爸帮忙带着回老家。”
时玥是像这样的于是看向了沐时予。
沐时予点了点头。
“行,有爸陪你我也放心,来海市的时候给我寄封信,就寄到我家。”
“好,我知道了。”
三天后,一群人兵分两路。
回家的路上,苏玉欣决定,先去捐钱,让盐市通火车,坐客车太不方便了,小孩一直闹腾,苏玉欣头都快大了。
到了市里又转车去县里。
一路上几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老三,这里。”
苏父听到苏康海的声音,望了过去。
“丫丫走吧,你大爷来接我们了。”
几人上了牛车,苏玉欣直接躺了下来。
在香江几年都把自己养叼了。
林青青脸色也不好,她都没有经历这么久的路程,她躺在苏玉欣旁边,没多久,两人就盖着被子睡着了。
苏父和李月华还好。
李月华年轻的时候比这还苦,所以不觉得累。
苏父抱着娃和苏康海一路上都在闲聊。
阿父和苏康海正好聊到苏玉欣要给家乡修路,苏父看着熟睡的闺女笑着说道。
“这次,可能不止修路,估计她还要捐钱,赶紧让老家准备通火车,在香江待了十一年把自己都养娇了。”
苏康海笑着说道。
“哈哈哈,看样丫丫赚了不少钱,通火车也是件好事啊,看样便民。”
苏父想到了什么。
“老家的那个坟。”
“前几天一收到信我和老婆子就一起推了,你们回去的时候先休息,明天家里摆酒席庆祝一下。”
队里的村民都知道了苏玉欣死而复生的消息,苏家的门口早早的就来到了大队长家打听着苏玉欣的情况。
苏玉婷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就从自己妈那知道了苏玉欣还活着,而且回来了。所以做完月子的第二天就带着一家回到了娘家。
她躺在床上时不时的让高景恒出去看看他们回来了没。
高景恒有些无奈。
“没到了,到了外面肯定会喊的,你呀先好好休息,你这才出月子。”
苏玉婷抱着孩子喂奶,对着一旁在做饭再三嘱咐。
“丫丫不怎么说话胆子小,等她回来休息一下你再让你的人去问,一定要温柔点。”
高景恒举着手发誓。
“发心就问点问题不会用局里的那套,保证不会伤害你妹妹一丝一毫。”
苏玉婷有些不高兴。
“什么叫我妹妹,她不也是你妹妹。”
“对对对,我说错了,我们妹妹。”
“这还差不多。”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呼唤。
“来了来了。”
“还真的是苏家的那丫头,这比以前还好看了。”
“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三十多了。”
苏玉婷激动的推着高景恒。
“快带上送给丫丫闺女的见面礼去看看。”
“知道了,你别激动,我这就去。”
高景恒赶紧起身去了屋外。
刘桂花看到苏玉欣觉得不行,上前拉着苏玉欣进了家里。
“你们家我隔一个星期就来打扫一遍,每天都通风,床我帮你们铺好了,你先回自己房间休息休息。”
苏父抱着孩子看着这干净屋子,很感动。
“大嫂谢谢你啊,这些年辛苦你了。”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感谢啊。”
苏玉欣看着熟悉的家里不由感叹。
“还是家里好啊,爸等我们走后把家里重新翻新一下呗或者推翻盖个楼房,以后逢年过节回来人多有地方住。”
苏父觉得重新盖个楼房也不错,家里现在人太多了,这三间房都不够住。
“盖个楼房吧,等会我去找你大爷打听一下。”
刘桂花听着苏父要盖楼房,想着自己家孩子越来越多,以后苏志明还要娶媳妇。
“算我们家一个,我们家也就三个房间也不够住。”
苏玉欣想了一下。
“过段时间我带沐时予回来一趟让他给设计两个楼房。”
苏父摇了摇头。
“时予设计的老家这边盖房子的看不懂。”
“这样吧,到时候让沐时予讲给你和大爷听,到时候你们和工人讲解。”
“这个可以,你先带着林秘书去你房间休息一会吧。”
苏父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林青青还有苏玉欣赶紧让她们去休息。
苏玉欣带着林青青去了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苏父又指着苏志林的房间。
“李姐,你就睡那个屋吧,你把孩子给我嫂子就行,你去收拾一下。”
“好。”
刘桂花接过孩子喜欢的不行。
“这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跟年娃娃一样,太讨喜了,这是老大还是老二。”
“老二,比较皮十分能吃。”
苏父把自己的行李放到了房间桌子上就出来了。
外面的群众问着苏父。
“大昌啊,你们家真的要盖楼房。”
苏父笑着说道。
“是啊。”
“乖乖,我们家要是能盖上平房或者瓦房我就满意了,你们家居然盖楼房,这丫丫是不是赚了好多钱。”
苏父:“这楼房钱由我们家一起出钱,怎么可能让丫丫一个人出钱。”
村民想到了苏家的情况,想想也对,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十分的出息,盖个楼房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