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风雨欲来(1 / 2)
隔天上午,读卖新闻头版发布了一篇风间飞鸟的采访。
“风间选手称自己目前的状态很好,对接下来的比赛很有信心……”
“由于众所众知的原因,他没有住在奥运村,而是在比赛场馆附近的酒店居住……”
“目前唯一困扰风间选手的事情是兴奋剂检查。风间选手愿意接受检查,也从未有过抗检的行为或想法,但是他目前每天都要接受尿检,昨天更是接受了三次检查,早上9:00、中午12:00、晚上19:00,这严重影响了他的训练和休息。”
“据了解,兴奋剂检测结果最快也要第二天,一天之内多次检测的意义在哪里?”
“本报记者也采访了其他游泳运动员,大部分选手在最近三天只接受过一次药检……”
对霓虹推特来说,“风间飞鸟”这个名字已经成了流量密码,这篇报道很快在网络上引起大量讨论。
——一天三次!?这是认真的吗?@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CAS(国际体育总裁法庭)@IOC(国际奥委会)@JOC(霓虹奥委会)
——考虑到风间选手的实力,对他多检查几次没问题,但一天检查那么多次也太离谱了吧?
——这种情况实在太容易让人朝阴谋论的方向想象……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觉得这种检查挺有必要的,他这年纪取得这个成绩确实有些不太合理……
——有些人在胡说什么,风间选手之前的比赛也有做兴奋剂检查的好不好!
……
读卖新闻的这篇报道被各国媒体引用传到世界各地。大部分媒体在转载的时候会加上风间飞鸟的个人介绍以及他创造的成绩。
没人会质疑检测的必要性。博尔特、菲尔普斯、刘翔……这些打破常理的个体受到关注是正常的。
但风间飞鸟接受检测的频率实在太高了,别说一天三次,一天一次都有些过分。
随着新闻不断发酵,媒体们开始讨论WADA是否存在权利滥用的问题。
尤其是该机构的“日程表计划”。运动员需要24小时更新行程,去了哪里、待了多久、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这些信息检测员都知道。
运动员拒绝披露这些隐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退赛。
主流舆论认为风间飞鸟受到了来自WADA的不公待遇,但也有部分非主流的声音觉得WADA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中,一篇由BBC(英国广播公司)体育记者撰写的文章在推特上流传很广,甚至被霓虹本土的新闻媒体转发引用。
文章标题是《十八岁的怪物》。
这名记者深耕游泳领域多年,他几乎采访过21世纪以来所有的游泳世界冠军。他详细统计了过往的冠军们在18岁这个年纪取得的成绩;他们从开始游泳到取得成绩需要的时间;他们的体型与擅长的泳姿……等等。
在大量数据的参考下,风间飞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怪物”:
17岁零6个月的年龄;一年半不到,确切的说是15个月的游泳生涯;横跨50米、100米、200米三个赛程;4个泳姿;8项世界记录的创造者。
总之,所有的数据放在一起能非常清楚的说明了一件事,风间飞鸟的存在不合理。
该记者在文章末尾提出了几个大胆的假设。第一种,霓虹泳协包庇了风间飞鸟吃药的事;第二种,霓虹的生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第三种,风间飞鸟本身是外星人假扮的。
这篇文章既有数据党喜欢的考证和逻辑缜密的推导,又有阴谋论者喜欢的假设,所以它的传播广度反而比很多官方媒体还要大。
当天下午,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发布公告,公告表示他们不认为机构对风间飞鸟选手的药检传唤存在问题,一切都是按照规则进行的。考虑到风间选手比常人多的赛程,他们会将取证频率调整为一天一次。
……
奥运村附近的某家酒店房间。
一个白皮肤黄头发的中年男人正在打电话。
“你应该已经看到公告,后面没办法再从目标身上取到那么多体液。”
“看到了,体液已经够了,我希望再得到一份血液样本。”